船,随时可能覆灭。
但张良依靠聪明才智,成功穿越了陷入混乱的大半中原到达了韩地。
然后张良有点凌乱。
“咦,我韩王呢?!”
颍川郡,新郑。
很多人跟随仁义走了,但有些人没有走。
原因有很多,有人是想追随韩王信,有人是留恋父母祖宗坟墓。
昭规便是留恋祖宗坟墓的人。
张良刚到新郑,便找到了昭规的庄园。
张良听了昭规的话后,很是凌乱。
然后感慨:“岁月真是玄妙。
有人老死,有人壮大。
想不到韩氏灭亡之后,还能出现婴这样的人。
这不就是我中意的智勇仁义兼备的人吗?嗟呼,韩氏有天命矣。”
昭规点头道:“婴智勇过人,又仁义。
可为韩王。”
顿了顿,他又说道:“但他已经去了河东,现在路上不仅有群盗,还有秦庭官吏阻止豪杰前往河东投奔婴。
良,你过不去了。”
“我先在韩地住下,等待时机再去投奔婴。”
张良说道。
昭规点了点头,让人腾出上房招待张良。
次日上午。
张良正在廊下舒展筋骨,强身健体。
他体弱多病,经常一边感慨自己恐怕命不久矣,一边又自强不息,希望用养生的方式活的更久。
他做梦都想在死前看韩国立起来。
“以目见韩王立也。”
一阵脚步声打断了张良的强身健体,他转头看去,见昭规苦笑行来。
“良。
是我管教不严,让你在我家的消息泄露了。
信来访你。”
说着,他走到了张良的身边低声说道:“信为人刚猛,有雄才,想自立为王很久了。
现在婴去了河东,他在韩地呼风唤雨。
你家五世相韩,威望无比。
你家人都跟着婴去了河东,只剩下你。
你又在博浪沙刺杀秦王,威震天下。
恐怕信是想用你为相,增强自己的威望。”
顿了顿,他又迟疑道:“不如你走后门逃了。”
张良摇了摇头,说道:“我现在如果逃了,不是被盗贼杀死,就要被秦庭官吏捕杀。
虽然我并不看好信,但信也是一座大屋,能暂时遮风避雨。
等时机成熟,我就背弃信去河东见婴。
再说。
现在信与婴争立韩王,如果我不答应信逃走,恐怕信也要杀我以除后患。
趋利避害,道家真言。
我只有活着才能去见婴,才能佐戎真韩王。”
“道家吗?”
昭规若有所思。
法家是继承了道家部分思想,再自己成长成为庞然大物的。
但法家与道家又南辕北辙。
张良人生目标很明确,又随机应变。
他整肃衣冠,请昭规在前,二人一起去见韩王信。
韩王信在堂屋内坐着,听见动静立刻站起,隐忍卑下走出堂屋,见到张良后心中大喜,卑下行礼道:“张公。
您多病,又多年隐匿不见踪影,我常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