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又往山上去了,他家里还有个孩子,可惜。”
听着那些只言片语,玉笺也察觉到先前曾与她有过交集的几个村民,这两日都没再见过,借给她碗和短刀那户人家房子也空了下来,她去还东西都找不到人。
正在议论的众人瞥见玉笺走近,就不再继续说了,都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玉笺转身往住处走,却被一个阿婆喊住。
对方热络地拉着她的衣袖,避开人群,忽然压低声音问,“你觉得阿牛那娃怎么样?”
玉笺一愣,随即说,“阿牛哥人蛮好的。”
“是吧,人老实,力气也大。”
阿婆忽然说,“我看你也到年纪了,该为自己考虑考虑。”
不知道是不是这偏远村落的民风格外淳朴热情,玉笺没住几天,来说亲的人已经换了好几个。
阿婆劝道,“你兄长不是残废了?你一个姑娘家,家里没个男人撑着,往后怎么过日子?”
玉笺闻言有些生气,语气仍保持着礼貌,“我兄长没有瘫,他只是暂时动不了。”
“哎哟,别生气别生气。”阿婆打圆场,“阿牛那小子可是村里最能干的,配给你不是正合适?”
玉笺自是婉言谢绝了。
当初为了方便,她与烛钰以逃难兄妹的名义住进破败的瓦舍,没想到这样都能惹上麻烦。
又客套推拒了几句,玉笺寻了个理由匆忙抽身离开。
婆婆转身,无奈地看向站在树后的青年,摇摇头,“人家姑娘不乐意,我也没办法。”
青年垂着脑袋走出来。
不过婆婆又接着说,“婚姻嫁娶的事,自然是要问过家中长辈的。不如你去她家里提亲?”
“怎么去提亲啊?”
“她不是还有个兄长吗?只要她兄长点头,你不就能光明正大地把她娶回家了?”
青年听到这里,眼睛又亮了起来,“这能行?”
“当然能,姑娘家脸皮薄,你直接问她,她当然不好意思答应。”
“他们两个人是逃难过来的,在这里无亲无故,家里肯定也希望她有个依靠。你去提亲时带点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