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是值得的。
她在信中甚至隐晦地提及,若有需要,波斯愿为大唐西进,充当更积极的前锋。
东宫花园的夏夜,似乎格外适合情感的滋生。
自那夜雨后的微妙接触后,太子李琮与拉什米卡公主之间的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
李琮在处理政务间隙,常会召她讨论算学、地理,甚至偶尔会谈及自己的烦恼与抱负。
拉什米卡则总能以她独特的视角和温柔的话语,给他带来启与慰藉。
这夜,月光如水,两人再次在凉亭不期而遇。
荷香阵阵,蝉鸣幽幽。
“公主,”
李琮看着月光下她清丽绝俗的侧脸,心中鼓荡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这些时日,多亏有你在身边。
你的智慧,你的温柔,让孤……受益匪浅,亦心生欢喜。”
拉什米卡心头如小鹿乱撞,低下头,声如蚊蚋:“能陪伴殿下,是妾身的福分。”
李琮鼓起勇气,握住了她的手,这一次,他没有再松开。
“孤知道,以公主之才貌,屈居宫中,实属委屈。
但孤真心希望,公主能常伴左右。
待他日……”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然明确。
他希望她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他未来的妃嫔。
拉什米卡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喜悦,有羞涩,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她来自异国,身份特殊,能否被朝臣接纳?能否在这深宫之中立足?但她看着李琮真诚而热切的眼神,最终,轻轻回握了他的手,点了点头。
这一点头,如同无声的盟约。
不久后,太子欲纳拉什米卡公主为良娣的消息,便开始在宫廷高层小范围内流传,引了新的关注与议论。
亚历山大港,刘仁轨将教皇使者保罗的意向,以及阿马尔菲商人希望直接贸易的请求,写成详细奏报,快马送抵长安。
这封信在紫宸殿内引起了比现黄金之地时更为复杂的讨论。
与一个遥远的、信仰迥异的西方宗教领袖建立联系?这在大唐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保守的礼部官员强烈反对,认为这是“亵渎祖宗成法”
,“夷狄之神,岂可与我天子平起平坐?”
而更具战略眼光的官员如上官婉儿、阿史那云则认为,此举可以打破拜占庭对东西方交流的垄断,在西方世界打入一个楔子,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李琰沉思良久。
他深知宗教的力量,也明白一个分裂的西方更符合帝国的利益。
“回复刘仁轨,”
他最终下令,“准许其与教皇使者保持非正式接触,可允阿马尔菲商人在亚历山大港与唐商贸易,并给予其一定优惠。
至于与教皇国建交之事……暂且搁置,但可暗示,帝国对一切友善的学问与信仰交流,持开放态度。”
他采取了一种谨慎而灵活的策略,既不轻易承诺,也不完全拒绝,为未来留下了充足的回旋余地。
一座跨越信仰与文化差异的、脆弱的桥梁,开始在两大文明之间悄然搭建。
冰岛的夏天短暂而珍贵。
拉格纳和他的族人们奋力建造起足以抵御严冬的长屋,储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