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一动,都在决定着上千万人的生死!”
马肯森咄咄逼人的盯着沙俄代表们,一字一句的威胁道。
“混蛋!该死的!”
“你们这是趁人之危,要是在1814年你们敢这么说吗?”
“我们沙俄真是衰落了,曾经那欧陆宪兵的称呼是多么的辉煌!”
“打?我们现在可真没那实力,如果不签署这个协议的话,那些士兵可不会理解我们的做法,搞不好要把我们枪毙掉!”
“确实,那些士兵现在只想回家里赶紧分了土地,一点也不想在前线打仗。”
“我们请示一下大列巴同志吧,让工团政府去投票选择到底签不签吧!”
在战争威胁面前,大部分代表立马成了缩头乌龟。
五国联军真要是码百万人来进攻沙俄,沙俄前线没有食物和弹药的军队不出一个月都得溃败。
目前仅是二毛家里闹饥荒就饿死了超过100万人,还不提在大后方的那些饥民。
根据工团政府官员的推测,现在全沙俄饥荒百姓总数达到了5000万,饿死的人数已经不少于300万人。
“先生们,请允许我把这个协约发回国内,让我们的一把手大列巴同志做决定吧!”
克雷连柯脸上露出歉意的说道。
在得到允许后,克雷连柯等人立马就回到了营地内利用发报机将这些苛刻的条件发回了彼得格勒。
6个小时后,大列巴的案牍上就出现了这则协约的内容。
看着五国联盟的要求,大列巴并没有意外,这和他当初与贝特曼密谈期间,普方提出的要求并没有差多少。
现在工团的势力还很弱小,他们的势力范围还没有遍布沙俄的农村,只是控制了七八个大城市。
要想稳住他们的胜利成果,退出战争兑现和士兵、工人、农民的诺言很重要。
“不!大列巴同志,当初我们还很弱小,为了早点回国我才同意你签署这个协议。”
“现在我们有士兵了,我们不能签署这个协议。”
“这份协议会坏了我们工团的名声,你看那些立宪民主派人士和社会派人士组成的临时政府都没有签署这份协议。”
“如果真签了,那么我们沙俄的后人会指责我们丧权辱国,还不如临时政府!”
担任外交委员会话事人的司机同志这次选择反对大列巴要签署协议的决定。
他言辞恳切的劝说着大列巴,并且示意身旁的大哈同志、鞋匠同志跟他一起劝劝大列巴。
可大哈和鞋匠两人是谁?两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跟着老大干。
特别是鞋匠同志更是在大列巴面前表现的像个乖孩子一样。
于是这两人就在旁边装傻充愣,完全忽视了司机同志对他们两个的呼喊。
“该死,这两个混蛋!”
司机在心里痛骂了他们两人,可看着大列巴心意已决的表情时,司机决定最后一搏。
“大列巴同志,我们需要再次召开代表会议,让各个代表们投票表决!”
“如果你嫌弃开代表大会的人太多了,那么我们召开一个小组会议,让我们15个各部门的话事人来进行表决,这样行吗?”
“您也说过得听从大家的意见,主张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