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曾经在大明日报上书写的那篇《血海》文章里为什么那么刁钻刻薄的批评我们在进行的人类社会伟大建设!”
“在我们工团是追求人类平等的,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社会发展的福利,所有的社会资源都会被分配!”
“我们没有任何的私有财产,任何的生产资料都属于集体的,完全不同于你们这些宪政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如果真要是评选谁的想法或者制度更加先进,那么我想我们沙俄工团是要比你们这些君主立宪、宪政更加先进!”
.........
在金边大道上,担任沙俄外交委员的莫洛托夫自豪的给来自大明帝国的领队徐海谷介绍着他们沙俄工团的繁荣富强。
这片街区是沙俄工团的重点门面项目,建设的十分华丽,整条街道的规划也非常的符合沙俄人审美。
一排排充满古典气息和现代风格的建筑林立在这片街区的土地上。
行走在金边大道上的莫斯科市民精神风貌确实不错,一个个昂首挺胸的从他们这些东方人身旁经过。
沙俄外交委员会的随行摄影师也在不停的对着来自大明的和平旅行团拍照取材,他们想要从这些大明人身上获取一些惊讶和激动的表情用来宣传工作。
徐海谷非常认真的听着翻译的讲话,在莫洛托夫“炫耀”完毕他们沙俄工人们的建设成果后,徐海谷跟站在自己身旁擦拭眼镜的胡希骍进行了眼神交流。
作为大明文学界的代表,这两位文人很清楚的知道莫洛托夫在彰显着他们的自信。
徐海谷不否认天下大同的思想的确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消灭不平等是所有人类的目标,大明目前在发展的小康生活就是天下大同的缩影。
不过要实现天下大同这一社会理想太难了,单单是从人性的弱点出发,贪欲就是人类,这一碳基生物永远无法跨过的一道坎。
除非所有人类能够进化成集体思想,由一个智脑控制,所有人都没有另类的想法,那天下大同才可能会有实现的可能。
如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物质生活与选择的发展方向不相匹配,那么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百姓将是悲悯的。
因为他们会被牺牲掉来换取“集体”的进步,这就是沙俄目前的现状,他们成为了一个大型的试验场,在验证那所谓的理想乌托邦有多少的可能。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在向前发展的十年或者二十年是短暂的,但这十年或者二十年却是一个单独个体的“半辈子”,人能有几个十年?
“我不否认你们工团想法的超前性,天下大同当然也是我们的理想!”
“可你们这些房屋建筑又有多少的沙俄农民能够住上?你们分配制度的是由谁来制定,是由谁来执行?”
“莫洛托夫先生,你作为一个委员你可以享受到沙俄的所有资源,无论是食物还是住房亦或是医疗!”
“那些生活在集体农庄的农民他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在莫斯科买一套房子?”
“哦,不!我想起来了,你们的房子是无法交易买卖的,这也意味着即使农民有了钱,但是他没有地位也是没法购买一套房子,他要是等待分配的话恐怕等到他的孙子都没法住上!”
徐海谷给莫洛托夫指着金边大道上那些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