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的,选还是炮制过后坚硬如铁的箭竹。
等大家伙做好后,有老一辈的看出来了,指着它说,“这不就是木匠的木钻么!”
“阿叔,可不兴乱说。
听说是那位庄主自己做的呢!”
“嗐,瞎说啥啊!
你去村里刘木匠家里看去,虽然长的是有些不同,可是这就是木钻啊!”
看戏的人面面相觑,不明白这位庄主弄个大的木钻是想干啥。
很快,东西被运至一开始选好的地方。
由四个壮汉在木钻的两边同时使力,干燥的土地摩擦比湿土要小,所以钻起土来异常的顺利。
只见壮汉们不断的按压,木钻的度越的快起来,旋转带出的土很快在地面上形成了小土堆。
彭渊安排人手将钻出来的土全部运走,继续钻土。
这度,这效率,比人徒手挖要快多了。
村里人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男女老少纷纷围在四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飞旋转的大木钻,嘴里不时出阵阵惊叹。
孩子们更是兴奋得又蹦又跳,在人群缝隙里来回穿梭,试图看清这神奇玩意儿的每一个细节。
随着钻孔越来越深,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运转,木钻与土地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让竹子开始冒烟,出一股焦糊味。
方才还在用力施压的汉子们停下了手中的活,求助式的看向彭渊这边。
彭渊见状,眉头紧皱,大声呼喊着让人提来几桶水,然后将水小心翼翼地浇在木钻热的部位。
“呲啦”
一声,水汽瞬间蒸腾而起,好在这简易的降温法奏效了,木钻暂时脱离了“险境”
。
问题是解决了,可是下面的土层沾了水阻力变大,新的问题又来了。
为了彻底解决热问题,彭渊蹲在一旁,仔细端详着木钻,大脑飞运转。
突然,他一拍大腿,特喵的,光想着怎么做木钻,忘记了钻头是可以换的!
想到这,彭渊赶紧让众人将木钻提了出来,在竹棍的末端削去,换上了用竹片夹住的铁锨。
为了防止脱落,彭渊特地让人多裹了好几层布,一定要确保捆好。
又把竹棍加长了一节,这样,随着深度的增加,竹棍也不会因为长度不够的原因而罢工。
总镖头比彭渊有远见多了,这边的工具的瑕疵一出现,他就让人开始改进下一个工具,如果这里罢工,立马就换新的。
一切就绪,继续开工。
这一回,木钻的运转更加顺畅,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没几个时辰,地面上就出现了一个深达数米的竖井雏形。
可新的难题接踵而至,随着深度增加,挖出来的土变得越来越难运出井口,而且井壁也开始出现轻微的坍塌迹象。
彭渊望着井下,思索一番,让人将井口的土层挖开,扩大井口的直径。
“现在就开始扩,会不会太早?”
总镖头算着剩下的长度,觉得现在扩大有点快了。
“不早,现在扩好了,方便土层的运输,也节约时间。”
“那井壁呢?”
“现在就搭井架,不然塌下来更不好运土,并且运土的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