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依稀还能闻到黄芪和当归的味道。
“汤里加了当归和黄芪?”
“嗯,都是补气血的,你这几天很劳累了,多吃点补补。”
彭渊趁着公孙璟身边没人,从空间变出了煮好的玉米。
“尝尝,虽然结种不多,和我后世看到的不太一样,但挺甜的。”
“这是什么?”
公孙璟好奇的看着黄橙橙的棒子。
“一种叫玉米的植物,只是现在还没经过改良,虽然有灵泉水修复种子本身的劣质基因,但还没达到后世我吃的那种。
它现在唯一的优点就是挺甜。”
好吧,又是没见过的东西。
公孙璟默默的吃着自己的小灶,直到全部吃完,彭渊才满意的收拾好残羹,偷了个香吻,心满意足的出门干活去了。
很快,漳县外的山脚下就热闹起来。
彭渊穿着粗布短打,和灾民们一起扛着工具往青石矿走去。
有灾民见他这般模样,忍不住嘀咕:“还是头一回看到这样的国公爷,没想到真能和咱们一起干活。”
“你小点声,不要命了?”
身边的同伴赶紧拉扯他,让他老实一点。
这话恰好被彭渊听见,他的脚步顿了顿,到底也没说什么。
干起活来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差距。
那青石在彭渊的镐头下像是豆腐一般,看的那些灾民百姓眼睛都瞪大了。
彭渊余光扫过,心里得意的哼了哼,他才不要说,自己干活都是加了内力的,不然怎么可能这么轻松?
另一边,公孙璟正指挥着灾民清理街道上的淤泥。
他将灾民分成几组,一组用竹筐清运淤泥,一组修补被洪水冲毁的房屋屋顶,还有一组负责挖掘排水沟渠。
“排水沟要挖得深些宽些,”
他拿着木尺丈量着,“这样下次降雨,雨水才能及时排走,不会再积在街道上。”
正午时分,太阳变得毒辣起来。
彭渊拉着一车青石从山上下来,指挥人把石头送去堤坝上。
看见公孙璟额头上满是汗珠,衣袍也被汗水浸湿,连忙快步走了过去:“大中午的,歇歇呢?你身体不好,快擦擦汗,别中暑了。”
他从怀里掏出帕子,仔细地帮公孙璟擦去额角的汗珠。
公孙璟接过帕子,无奈地说:“时间不等人,我怕堤坝上再出问题,你也别太累了,青石开采不急在一时。”
彭渊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用手给自己扇风,“堤坝早一天修好,漳县就早一天安稳,你也能轻松些。”
公孙璟嘴角弯了弯,这是今天一天以来,最轻松的时刻。
“那我们一起努力吧!”
接下来的半个月,漳县上下齐心协力,堤坝修复工作进展神。
青石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堤坝,灾民们用糯米浆混合砂石,将青石牢牢砌在一起,新的堤坝比之前高出了三尺,宽了五尺,远远望去,像一条坚实的巨龙横卧在漳河岸边。
这天傍晚,彭渊和公孙璟并肩站在新修好的堤坝上,看着夕阳下平静的漳河,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终于把堤坝修好了,”
公孙璟轻叹一声,“接下来就是灾后重建了,房屋、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