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以后,终于被收归于SH市政府,改名“和平饭店”,主要是接待访沪的苏俄海军官兵。
“好地方啊!富丽堂皇,难怪那会儿不让开。”
姜文打量着门口,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惹得正跟他冷战的刘小庆一阵白眼。
相比之下,江弦就游刃有余了许多,跟谢晋还有上影厂的厂长徐桑楚,以及几名文化厅的同志侃侃而谈,边说边上楼。
上影厂相当重视《芙蓉镇》这部影片,这次首映式也摆出了相当之高的规格。
市文化厅、上海日报原文体B主任高级记者姚震发、黄埔晚报副总来鹤祥等等都来了。
“你们是不知道,为了保护内外景统一,胡记客栈、秦书田家、五爪辣家几处所用木料,那都是专门从外景地的旧房子上拆下来,又专程运到上海。”
时年60多岁的谢导,激情、潇洒、和蔼慈祥,滔滔不绝的介绍《芙蓉镇》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我们为了让胡记客栈天井里的一块石板具有自然光滑的质感,让雨水打在上面能发出特殊的音韵,请置景工人打磨了足足十几天!”
大伙巴拉巴拉聊着。
刘小庆时不时往江弦那边儿看过去。
这一看就觉得这厮有种独特的魅力。
往那儿一坐,完全绅士模样。
举止言谈恰到好处,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又安静又有参与感。
不过实际上江弦只是比较关注和平饭店的菜单。
别人说话的时候他敷衍两句,说完就看看菜品价格。
和平饭店算是真活化石了。
在后世,普通人一般舍不得去消费,这饭店靠着百年老店名头狠狠地收割顾客,想吃饱,没大几千走不出来。
江弦听说过,这饭店10层的沙逊套房,住一晚就得10万块。
5-7层的九国套房一晚消费也上万了。
不过现在价格倒是不高。
仅从菜单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