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星图终章(1 / 3)

太康八年春,洛阳灵台笼罩在薄纱般的晨雾中。

高达三丈的青铜浑天仪矗立中央,十二道青铜环带镌刻着二十八星宿,在初升阳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李吉甫身着青衫,广袖垂地,正握着青铜圭臬的校准旋钮,衣摆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露出内衬的唐式交领,那一抹月白与浑天仪的青灰相映成趣。

司马炎扶着石栏拾级而上,玄色帝袍的下摆拖过刻着星图的石阶,鬓角的华在晨光中微闪,却难掩眸中清亮。

经年的治国岁月,让这位曾经的帝王褪去了早年的犹豫,眉间尽是治世明君的清朗。

他抬手按住浑天仪的赤道环,触感冰凉,却比当年在太极殿握琉璃盏时更觉踏实。

“陛下请看,”

李吉甫的指尖划过天球仪上的“天市垣”

区域,青铜铸刻的主星在阳光下格外明亮,“此星名曰‘帝座’,光芒稳定如烛,正是‘天下安定’之兆。

昔年臣在唐时,曾观此星明亮于西南,知宪宗皇帝必能平定淮西之乱。

今日观之,其辉更盛,正应大晋的‘太康之治’。”

司马炎顺着他的指尖望去,只见天市垣诸星排列如街市,主星居中,诸星环伺,恰似如今九州郡县围绕洛阳的盛景。

他忽然伸手,抚过石案上摊开的《元和郡县图志》晋室抄本,羊皮纸页上,青州地界用朱砂勾勒出密集的水渠网络,旁注“户口三百万,仓储足支五年”

的小楷清晰如昨,关中平原的羌胡部落处,朱笔批注“皆习汉礼,献良马千匹”

,字迹边缘还留着李吉甫修改时的墨渍。

“卿之图志,何止是地理图册,”

司马炎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感慨,“当年朕以为,立嫡是祖宗成法,却险些困死于‘制’中。

如今看来,贤王治世,良图经纬,才是真正的‘法’。”

他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八王封地的方向飘来的袅袅炊烟,青色的烟霭中,隐约可见屯田的农人往返。

“就说汝南王吧,昔年在封地空谈宗法,如今按图开垦,竟也在汝水畔凿出三道水渠,今岁亩产粟米两斛,比之往昔竟增五成。”

李吉甫闻言,从袖中取出一卷稍显陈旧的绢帛,正是《西域图记》。

图末空白处,几行小楷旁绘着简略的航海路线,箭头指向东南海外:“陛下可知,臣附了后世‘海上丝绸之路’的猜想。”

他的指尖划过“倭国”

“扶南”

等地名,“当年在唐时,广州港商船可至狮子国,载回象牙、香料。

如今我晋室若派船队出海,以均田制为引,携科举雏形,定能让‘晋’字旌旗遍插四海。”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石道上的铜铃被震得叮当作响。

一名浑身汗湿的信使跌跌撞撞闯入灵台,手中捷报的封泥已被汗水浸透:“陛下!

泉州刺史急报——海外商船抵港,船高悬‘晋’字旌旗,称在南海见我朝屯田船队,愿奉正朔!”

司马炎听罢,仰天长笑,笑声惊起檐角栖息的雏燕,振翅声与远处太学传来的朗朗书声交织。

他转身握住李吉甫的手,掌心的老茧与对方握笔的指节相触,仿

最新小说: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别惹她!墨爷的小祖宗是全能大佬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大唐:我高中状元,被朝廷劝退 大成风华之绝响 特工:签到六十天,震惊郑耀先! 小房东【香朵儿】 炼狱之刃 抗战:逆天改命,我李云龙成将星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