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檀道济江州访贤(2 / 3)

着食盒里粱肉的香气,竟让这破败的草屋有了几分活气。

他蹲下身,从食盒中取出温好的酒盏,递到陶渊明面前:“闻公染恙,某特备薄酒驱寒。

彭泽之地苦寒,还望公莫要推辞。”

陶渊明却将头转向一侧,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归去来兮辞》墨宝上,那是他彭泽挂冠时福灵心至心血来潮所书,如今纸页泛黄,墨迹却依然苍劲有力。

“使君可知,昔年黔敖于路施粥,饿者尚且不食嗟来之食?”

老叟的声音虽弱,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刚硬,“陶潜虽贫,尚不缺这一口酒肉。”

郗自信闻言,手悬在半空顿了顿,随即肃容拱手,将酒盏轻轻放在炕沿。

“某慕公高义,非为劝仕。

某出身行伍,粗通文墨,却知公乃士林北斗,若因饥寒陨殁草野,实乃天下读书人之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屋内散落的书卷,“公笔下‘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句,某在军中常与将士吟诵,激励士气。”

陶渊明忽然轻笑,咳嗽着指了指墙角积灰的锄头:“使君看那农具,便知陶潜早已将‘五斗米’抛诸脑后。

使君坐拥强兵,当思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而非将精力困于老朽这糟老头子这里。”

窗外风雪骤紧,竹篱被吹得“哗哗”

作响。

郗自信望着老人眼中的星火,忽然想起北伐时,在黄河岸边遇见的一位老卒。

那老卒断了一条胳膊,却仍坚持驻守烽燧,与眼前的陶渊明竟有几分相似的风骨。

他长叹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卷素帛,轻轻展开:“公请看,这是某命人抄录的《桃花源记》,军中将士皆视其为圣典,渴慕那‘黄垂髫,并怡然自乐’之境。”

陶渊明目光一凝,盯着素帛上的字迹,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炕沿。

那是他某日酒后挥毫的心血,本以为只配藏于陋室,却不想竟传入江州刺史手中,甚至成为军士们的精神寄托。

老人忽然伸手握住檀道济的手腕,枯瘦的手指如铁钳般有力:“使君若真懂此文,便该知道,陶潜所求,不过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而非在朝堂之上争权夺利。”

郗自信感受着老人掌心的温度,想起战场上的尸山血海,想起那些冻死在北疆的年轻士卒。

他喉头一紧,反手握住陶渊明的手:“公之心愿,亦是某之夙愿。

某虽为武人,却知‘民为贵’之理。

待某平定柔然,必奏请陛下,减轻赋税,让天下百姓皆能‘怡然自乐’。”

陶渊明望着眼前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忽然松开手,指了指墙上的古琴:“使君可愿听老朽一曲?”

郗自信肃然起身,恭立一旁。

陶渊明挣扎着坐起,用袖口擦去琴面上的灰尘,指尖轻拨琴弦。

琴弦久未调理,音色略显沙哑,却透着一股苍凉古朴之意,仿佛将他毕生的孤高与悲愤都融入了曲调之中。

一曲终了,陶渊明已是气喘吁吁,靠在墙上闭目养神。

郗自信从怀中取出一锭黄金,悄悄放在案头,却被陶渊明从指缝中瞥见。

“使君若再如此,某当持此剑,自刎于使君面前。”

老人不知何时已握住了郗自信腰间的

最新小说: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歌影山河 王朝的腐朽 万兽之国(H)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乖,再让我亲一口 冷书生(一受多攻) 炼狱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