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盱眙城夜话(1 / 3)

夜色如墨,泼洒在盱眙城头的雉堞上。

议事厅的烛火被穿堂风撩得忽明忽暗,将案上摊开的淮南舆图映出斑驳的光影。

辛弃疾背对着众人,立在大堂的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面前的窗沿。

窗外的护城河泛着碎银般的月光,水流撞击堤岸的声响,像极了巨里山坳里那场火拼时的血溅声。

他忽然想起建安九年,曹操攻袁尚于邺城,令士卒先攻易守难攻的邯郸,实则暗设伏兵于毛城,终断敌军粮道。

想必那时的曹操也曾站在夜色里,望着敌军营地的灯火,心中藏着扭转乾坤的筹谋。

“元帅,夜深了。”

薛安都的声音带着沙哑,他刚巡完城防,铁甲上还沾着未干的露水,“您早些休息吧。”

辛弃疾转过身,烛火照亮他眼底的红血丝。

他腰间的斩马刀鞘磕在青砖上,出沉闷的声响:“薛将军,你说拓跋焘此刻在做什么?”

薛安都那粗糙的手掌在案上碾过,带起细小的木屑。

“那狗皇帝被太子拓跋晃夺了兵权,怕是正躲在平城的暖阁里,用匕挑着烤羊腿骂娘呢!”

他想起前几年截获的北魏密信,拓跋焘和太子一向政见不合,以致在信里骂太子“乳臭未干,敢捋虎须”

,字里行间的暴戾几乎要冲破纸背。

“没那么简单。”

辛弃疾忽然攥紧拳头,指节白如霜。

“昔年楚庄王‘一鸣惊人’前,也曾三年沉湎酒色。

拓跋焘这人,十二岁时就能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

继位后又重用崔浩、高允等人,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一统北方。”

他走到舆图前,朱笔在平城位置重重一点,“他被架空恐怕是真,但此人当了三十年的帝王,怎会甘心被束之高阁,而且还有宗爱那阉贼在他身边伺候,知人善任这块拿捏的定是炉火纯青。”

薛安都闻言一怔,铁靴在地面蹭出火星:“元帅是说。

。”

“这老狐狸定在借刀杀人。”

辛弃疾的指尖划过钟离至寿县的淝水古道,那里的芦苇荡深可没人。

“让拓跋仁在边境闹事,逼太子犯错,他好坐收渔利。”

他望向北方,那里的平城正隐没在夜色中,“而且,我总觉得,他在谋划着什么,这谋划将会对我们不利。”

薛安都沉默片刻:“元帅,要不我带一队人,偷偷潜入平城,探探虚实?”

辛弃疾摇头:“不可轻举妄动。

平城是北魏都城,戒备森严,贸然派人进去,只会打草惊蛇。”

他忽然转身,目光炯炯,“我们得从长计议,先把咱们的防线筑牢,再伺机而动。”

议事厅的门此时被轻轻推开,亲兵捧着密信进来时,甲叶碰撞声惊飞了梁上栖息的夜燕。

火漆印是飞虎军特制的虎头纹,在烛火下泛着暗红,像凝固的血。

辛弃疾撕开信封,信纸的桑皮纤维划过指尖,带来粗糙的触感。

薛安都凑过去,上面的字迹笔锋急促如刀:“拓跋仁与宗爱暗中勾结,欲图再举南侵,近日似有异动。”

“果然。”

辛弃疾将信纸拍

最新小说: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别惹她!墨爷的小祖宗是全能大佬 大成风华之绝响 小房东【香朵儿】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炼狱之刃 蓝钰茗烟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救了我的命,就留在我家当姑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