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 第367章 济州春耕忙练兵赵过遗法授农桑

第367章 济州春耕忙练兵赵过遗法授农桑(1 / 2)

济州的二月下旬,春风已吹遍了大地,像一双温柔的手,拂过田埂上刚冒尖的新麦。

清晨的露珠沾在嫩绿色的麦叶上,被朝阳映得像撒了满地的细碎钻石,顺着叶脉缓缓滑进黑土,滋养着这片半个月前还浸过血的土地。

田埂旁的水渠里,清水潺潺流过,那是马全福让人连夜疏通的旧渠,此刻正带着山野的凉意,浸润着每一寸待耕的土地。

马全福光着脚踩在田埂上,裤腿卷到膝盖,小腿肚上沾着湿漉漉的黑泥,却丝毫不在意。

他手里握着一把打磨光滑的木勺,勺沿还留着常年使用的浅痕,正弯腰对着几个归降的签军演示匀播麦种的动作。

这几个签军都是去年被金军强征的汉人,脸上还带着几分未脱的怯懦,手里的木勺攥得紧,麦种总从指缝漏出来。

“别急,每亩地八斤,多了苗密抢养分,少了浪费地力!”

马全福的嗓门像洪钟大吕,震得麦叶上的露珠簌簌落下。

“你们看这土——”

他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捧新翻的黑土,土粒松散却湿润,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

“这是刚按‘代田法’翻的垄,垄高五寸,垄距一尺,麦种撒在垄沟里,既能保墒,下雨还能防涝。

当年赵过在汉朝教百姓用这法子种麦,亩产比旧法多收两石,咱们辛元帅特意让俺查了旧书,照着这法子来就能提高产量!”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女真俘虏凑了过来,他前阵子还是金军的伙夫,此刻正笨拙地握着木勺,麦种顺着指缝落在田埂上,急得额头冒汗。

他早年在会宁府种过粟米,却从没见过这样精细的耕种法子,只觉得比之前在金营煮肉还难——煮肉只要看火候,种麦却要算垄距、量种子,半点马虎不得。

马全福见状,走过去从那位伙夫手里接过木勺,重新演示:“你看,先顺着垄沟划一道浅痕,再把木勺倾斜四十五度,麦种自然就匀了。

你以前在金营煮肉能煮烂,种麦比煮肉简单,多练几遍就会了!”

他一边鼓励着,一边放慢动作,连撒种时手腕的弧度都特意调整,让这位伙夫看得真切。

女真伙夫跟着学了几遍,终于能把麦种撒得均匀,他咧开嘴笑了,露出两排沾着麦粉的黄牙:“将军说得是!

俺以前在会宁府种粟米,长官只让随便撒,长不好就骂俺笨。

如今跟着将军和辛元帅,不仅能好好种地,还能学新法子,今年秋收俺一定多收些,给将军们做麦饼!”

不远处,辛弃疾穿着玄色皮甲,甲叶边缘沾着些麦叶碎末,显然是刚从麦田里穿过。

他弯腰蹲在垄沟旁,指尖轻轻触到刚冒尖的嫩苗,那嫩芽带着湿润的凉意,在指尖轻轻颤动,像极了之前义军刚收复济州时,百姓眼里重新燃起的希望。

他转头对身后的亲兵笑道:“你看马全福,把田管得如此细心,简直比耕种自己家的还要上心。

他这‘代田法’学得倒是扎实的很,今年秋收定能凑够三、四十万人的口粮。”

亲兵刚要回话,演武场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呐喊,夹杂着铁枪碰撞的脆响,像惊雷般滚过田埂。

辛弃疾抬头望去,只见演武场的尘土被朝阳染成金红,李铁枪光着膀子,古铜色的

最新小说: 大唐:我高中状元,被朝廷劝退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大成风华之绝响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特工:签到六十天,震惊郑耀先! 别惹她!墨爷的小祖宗是全能大佬 炼狱之刃 小房东【香朵儿】 抗战:逆天改命,我李云龙成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