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翻
195o年春,北京西郊的一处四合院内,海棠花开得正盛。
"
念晓!
别爬那么高!
"
柳漾挺着八个月的身孕,焦急地望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
五岁的小男孩像只灵活的猴子,已经爬到了三米高的树杈上,正伸手去够一个鸟窝。
"
妈妈别担心!
"
李念晓回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那双像极了顾晓梦的杏眼里闪烁着狡黠的光,"
我就看看小鸟,不伤害它们!
"
柳漾扶着腰,无奈地叹了口气。
自从双胞胎出生后,这个家就没安静过一天。
大儿子念晓继承了顾晓梦的活泼好动和小儿子思玉则像极了李宁玉,三岁就能安静地坐着破译柳漾随口编的简单密码。
"
让他玩吧。
"
李宁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刚刚下班回来,还穿着军装,手里拿着一叠文件,"
男孩子需要锻炼胆量。
"
"
玉姐!
"
柳漾转身,忍不住伸手替她整理微微凌乱的鬓,"
今天怎么这么晚?"
"
军委新成立的密码处需要制定一套全新的加密系统。
"
李宁玉放下文件,轻轻抚摸柳漾隆起的腹部,"
小家伙今天乖吗?"
"
比哥哥老实多了。
"
柳漾笑着握住她的手,"
晓梦呢?"
"
被周总理点名去上海处理一批前国民政府的机密档案,后天才能回来。
"
李宁玉望向树上的儿子,眼神柔和,"
念晓,下来吧,该吃晚饭了。
"
小男孩不情不愿地爬下来,扑进李宁玉怀里:"
大妈妈!
我今天在幼儿园又得小红花了!
"
"
因为他帮老师预测到了下午会下雨。
"
柳漾无奈地解释,"
现在整个幼儿园都知道我们家孩子有点特别。
"
李宁玉蹲下身,平视儿子的眼睛:"
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
不在外人面前用能力。
"
念晓撅着嘴,"
可是下雨不是坏事啊"
"
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
"
李宁玉轻声说,这是她常对孩子们说的话,"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
柳漾看着这对母子,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五年了,她们三人将这个特殊的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
新中国成立后,李宁玉被调入军委负责密码工作,顾晓梦则因其对国民政府内部情况的了解,成为统战部的重要干部。
而她,柳漾,则在新华社担任翻译,同时照顾两个越来越显露出特殊能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