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150章 道家哲学与世界大同

第150章 道家哲学与世界大同(2 / 3)

有大陆曾是一个整体(“泛大陆”,pangaea),后来逐渐分裂漂移成现今的格局。当时学界普遍支持“固定论”,认为大陆位置不变,而魏格纳未能合理解释大陆漂移的物理机制(动力来源),导致他的理论长期被质疑,直到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兴起后才被重新认可。1960年代,海底扩张学说(harryhess)和岩石圈板块理论(如J.tuzowilson)完善了动力机制,最终形成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学说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地球动态演化的认知,成为地球科学的里程碑。

安德鲁手指颤抖地触碰拼合后的泛大陆地图,低语:“荒谬!《圣经》明载‘你定地的界限,使水不能过去’(《箴言》8:29),大陆岂可如浮木漂移?此乃魔鬼对神圣秩序的亵渎!若上帝创世时大陆本为一体,为何《创世纪》未载?难道‘分开陆地与海洋’的圣言另有隐喻……17世纪英国主教乌舍尔(JasUssher)根据《圣经》推算地球诞生于公元前4004年,即年龄约6000年,莫非真的是错的?果然如同前年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LordKelv)通过热力学方法计算得出的2400万年?”。看来安德鲁还是一位身在中国、心怀天下、关注科学、与时俱进的传教士。

乔玛用放大镜细察地图边缘,喃喃道,“非洲与南美的片麻岩带……我在祁连山也见过类似走向!但动力机制呢?”突然抓住王月生手腕,“您是否见过西藏的蛇绿岩套?那是古海洋的残骸!我们需要联合发表论文,就叫《欧亚大陆的缝合线》!”

王月生道“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本源的探索,在地理学领域,目前通过对地图上主要大陆形态契合的拼图只是革命性发现的一个缘起,若想打开突破的缺口,至少还要做以下几件事:

1、从地质学的角度论证几块大陆之间的地质构造是否具有连续性。可以初步从分布在几块大陆上的重要山脉和高原在构造和岩石类型上是否具有相似性,岩石年龄和成分是否一致以表明它们曾属于同一地质单元;

2、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不同大陆的生物化石是否存在关联;

3、从气候学的角度,通过研究不同大陆的冰川沉积物、煤层、珊瑚礁等具有鲜明温度带特征的现象或者遗存,判断大陆位置是否曾发生过剧烈变化”。

顿了顿,王月生又说,“但以上三点如果得到趋同性的答案,也只是说明大陆漂移学说,哦,这个是我个人不规范的起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我认为在其后,至少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将大陆边缘,尤其是大陆架边缘,而非现代海岸线,进行几何拟合、形态匹配,并请数学家帮助优化大陆的拼合角度和位置;”

突然,科兹洛夫举手问道,“抱歉打断您一下,请问什么是大陆架?”

“哦,大陆架是我个人的一个假设。鉴于1872-1876年的“挑战者号”环球科考首次系统测绘了海底地形,发现大陆边缘存在浅水区。我个人认为有可能存在一个大陆架(tialShelf),即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通常从海岸线开始,逐渐向海洋倾斜,直至坡度显着增加的大陆坡开始。大陆架是大陆与深海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大陆架的概念是否成立是大陆漂移学说

最新小说: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诡异入侵:假扮插班生的我误入老钱班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夺春情 在古早师徒文里当咸鱼 把神明追求到手后 大乾边关一小卒 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 逆子,开门!你娘回来整顿家风了 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