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173章 抵离上海与到达香港

第173章 抵离上海与到达香港(1 / 3)

1900年7月14日,王月生包的战列舰从大沽口出渤海,经黄海沿中国东海南下,以12节的经济航速,在黄海夏季的东南风逆风影响下,加之夜间常需降速或抛锚,连同在威海卫临时加煤耗时6小时,共用了4天时间,于17日黄昏抵达上海吴淞口。

吴淞口码头已被英、法、德等国划分势力范围,栈桥上插满各国国旗,工部局巡捕持枪警戒,驱赶围观华人。戴红色或黄色标识布条的苦力搬运燃煤、弹药箱,英籍监工挥鞭呵斥;码头仓库外堆满面粉袋、茶叶箱,印有“怡和洋行”、“礼和洋行”等商标。黄浦江面已停泊数艘外国军舰,如法国“笛卡尔号”巡洋舰、美国“布鲁克林号”,新抵达战舰鸣礼炮三响,各国水兵隔舰挥手致意。

英国领事霍必澜(pelhawarren)乘蒸汽小艇登舰,准备与舰长密谈“长江流域非军事化协议”细节。日本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派翻译送清酒慰劳俄国盟友。上海道台余联沅率衙役捧“犒军银”至码头,却被英军陆战队拦下,要求“按联军规章消毒查验”,银箱被喷洒石炭酸液,羞辱性十足。

外滩的西式楼群,包括1849年花岗岩砌筑的英国领事馆、1872年的怡和洋行大楼与尚未建成的汇丰银行沿江而立,拱券门廊与铸铁阳台折射出维多利亚风格。木质栈桥延伸至黄浦江,蒸汽起重机装卸印度鸦片箱与英国棉纱包,苦力肩扛“礼和洋行”商标的煤油桶,汗渍在粗麻衫上晕开盐霜。英国侨民乘坐四轮敞篷马车,车夫头戴红缨凉帽,马蹄铁在花岗岩路面敲出清脆声响。江面上,各国战舰悬挂各国旗,烟囱喷吐煤烟,英舰水兵列队甲板奏《统治吧,不列颠尼亚!》。

江南制造局内清军绿营兵紧闭大门,墙上贴“严禁闲杂人等窥探”告示。总办张士珩暗中联络两江总督刘坤一,请示“避战保局”之策。租界华人富商乘马车携家眷至外滩观舰,孩童指舰惊呼“铁甲怪兽”,买办与洋行职员交头接耳,议论“北方战事是否波及沪上”。码头苦力与难民蜷缩在码头外围席棚下,衣衫褴褛,目露恐惧,传言“洋舰炮口一转,上海便是第二个天津”,有人偷偷剪辫伪装教民。

《字林西报》记者用打字机记录舰艇细节,摄影师架设木质三脚架拍摄“联军威仪”,照片次日登上头版,标题“文明守护东方明珠”。法籍神父在舰侧布道,分发印有“圣母护佑”的彩色卡片。德商礼和洋行经理向舰长兜售克虏伯新式炮弹样品。

两江总督密探扮作茶商,记录联军舰艇数量、武器配置,飞鸽传书至南京。青帮弟子受雇于道台,监视码头苦力中“可疑拳民”。康有为弟子在四马路茶馆议论“借力列强逼宫变法”,被暗探记录在册。孙中山兴中会成员则暗中联络舰上华裔水手,密谋策反。

外滩公园铸铁栅栏内,草坪修剪如绿毯,印度巡捕持李-恩菲尔德步枪驱赶窥视的华童,告示牌英文书写“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入夜后,英资上海煤气公司点亮数百盏路灯,江面倒影如金蛇狂舞,与华界油灯昏暗形成霄壤之别。1850年,外侨修筑了从外滩通往抛球场花园的小道,最初命名为花园弄(GardenLane)或派克弄(parkLane)。因筑路时间最早且宽阔,上海人习惯称其为大马路,1865年,租界当局正式将其命名为南京路。此时先施百货尚未开业

最新小说: 重生黑莲花,屠尽白眼狼满门 分手第五年,闻机长又在我心尖降落 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 捡个混球当奶爸,炸翻京圈做团宠! 离婚三天:我冷淡至极,他索吻成瘾 惊悚游戏:作为鬼怪的我被玩家追捧了 穿越后碰到了老乡 重生侍寝当日,说好的太子不近女色呢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退婚三个童养夫,阴戾池爷宠我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