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247章 盐矿调研与马帮扎营

第247章 盐矿调研与马帮扎营(2 / 4)

盐课占官方财政收入的15%,但60%被层层截留,仅40%上缴省库。盐商利润率高达200%,主要投入土地兼并与高利贷。马帮运费占盐价25%,税吏灰色收入占10%。零售盐铺加价50%售卖,掺沙增重普遍。马帮跨省贩私盐至四川、贵州,利润率超300%。

王月生听完汇总报告,一直沉思不语,连中间吃午饭都有些魂不守舍。一直到了今日的目的地澄江府禄充村。这里地处抚仙湖西岸,背靠麒麟山,面朝碧波万顷的湖水。此时正值深秋,湖面雾气氤氲,岸边稻田金黄,渔舟归港,呈现出“渔米之乡”的恬静表象。但者黑嫫知道王月生此时的心气不在于此,很贴心地用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为王月生解说这里的社会情形。

澄江府衙名义上管辖禄充,实际权力被地方势力架空。知府周廷揆是捐官出身,终日沉迷鸦片,政务交由师爷和胥吏操办。禄充巡检司驻有绿营兵十余人,盔甲锈蚀、刀枪生锈,平日主要任务是在码头勒索渔税、盐税,夜间则聚赌嫖娼。司法腐败,豪强打死佃农仅赔三斗米结案;盐枭与税吏分赃不均时,官府才“剿匪”做戏。

这里是私盐走私要道。因为官府按“灶户课盐”强征盐税,但实际征收时胥吏加派“脚钱”“火耗”,灶户需缴税盐150%,逼得盐工私采泛滥,形成了一条从阿陋井偷卤→禄充渔村地下灶熬制→伪装成抗浪鱼干船运昆明的走私链条,利润率高达400%。

禄充盐枭头目是彝汉混血的“黑罗三”,控制抚仙湖至昆明私盐水路,手下有亡命徒三十余人,配备土制火铳和缅刀。每月向巡检司孝敬二十两“平安银”,换得官兵“眼盲耳聋”。曾将告密者绑石沉湖,尸体挂于码头示众三日,渔民见之噤若寒蝉。

禄充首富杨氏家族,族长杨开泰,举人出身,占有湖畔良田千亩,掌控鱼市、盐仓、渡口。宅院仿苏州园林而建,豢养家丁二十人,配德国毛瑟枪。通过高利贷兼并土地,借一石稻还两石,无力偿还者田产尽归杨氏,佃农沦为“杨家奴”。杨氏把持望湖书院,聘亲信为山长,科举考生需献“束修银”十两方得推荐;编纂《杨氏族谱》时将抗浪鱼捕捞权伪造成“祖产”,逼迫渔民缴纳“湖租”。

杨氏以“保境安民”为名组建团练,实为家族私兵。百余人中半数为地痞流氓,武器混杂(梭镖、鸟铳、大刀),唯小队长配左轮手枪。日常“训练”实为镇压佃户抗租,上个月镇压渔民罢市,焚毁渔船六艘,溺毙反抗者两人。白天扮乡勇巡湖,夜间换装劫掠商船,与盐枭黑罗三暗中交易赃物。团练教头是少林弃徒“赵铁掌”,开设赌场、烟馆,抽头钱填补军饷。

常驻禄充的“滇南帮”马帮,回族头领马锅头姓沙,率骡马五十匹,专运盐、茶、铜矿。马帮成员多系亡命之徒,马鞍下藏匕首,驮架夹层走私鸦片。与盐枭合作,将私盐混入官盐马队,遇关卡则贿赂税吏,称“驮的是杨老爷的贡米”。沙锅头与杨氏达成协议,马帮护送杨家私盐,抽成15%。马帮在禄充村外设货栈,实为情报中转站,搜集官府动向、盐价波动,飞鸽传至昆明分号。

知府周廷揆收杨氏年节“冰炭敬”五百两,默许其操控盐税;杨开泰提供熬私盐的隐蔽灶房,抽三成利润;黑罗三与沙锅头共分私盐运输暴利,遇剿则互派替死鬼顶罪。渔民需同时向杨氏交“湖

最新小说: 李龙鳞苏凤翎 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 大明,我来了!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崇祯之军火大明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卧底回来后被病娇抱回家了 红楼兵仙 龙吟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