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质量已经隐隐超过印度产品。闹哪样?我们的龙虾兵不远万里,用大炮叩开清帝国的大门,还背负了那么多道德谴责,是为了让中国人优质低价地吸食鸦片吗?是为了让我们的工业产品可以倾销、让他们的原材料可以方便地输送到本土的工厂的呀。
自己既然已经为背后的临时金主说完好话了,剩下的,就是配合好首席公务员大人和新任外交大臣的步伐,尽快像那份报告中建议的一样,调整思路,以打通缅甸与云南的交通和通信为起点,在云南培养一批熟悉和遵从英国工业体系标准的产业工人队伍和工业体系,按照帝国的分工,发展好当地的采矿业和茶叶等经济作物,让当地的工厂主和农场主有钱买帝国的工业品,然后用这些工业品去为帝国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同时让工人和农民有收入购买帝国生产的消费品,达到那个文件里说的什么正循环。对呀,这才是世界帝国该有的做派,这才是挣大钱的长久之道。
所以,三人代表各自的部门和背后的金主,完成了表态,有了交待后,就开始落实首相批复,基本遵照约翰·坎贝尔报告中的建议进行。当然,其中那些关于用中国赔款的一部分作为培养中国留学生的建议,为时尚早,他们的李鸿章大人还没跟各国代表达成一致呢。
几人讨论的坎贝尔方案,就是那天王月生与坎贝尔开始唇枪舌剑、后来又惺惺相惜状地学术探讨之后,坎贝尔根据王月生的提示,以及王月生提供的过去几十年的中国鸦片进口和从英国的工业品进口,经过计算,居然发现,从1880年至1889年:
中国鸦片年均输入量:约7万箱(每箱约140斤,总重约980万斤)。
单价:优质孟加拉鸦片每箱约值白银600两,中等品质鸦片约400两。
总价值(按混合均价500两/箱计算):7万箱×500两/箱=3500万两白银/年
十年总和:3500万两×10=3.5亿两白银(约合1.75亿英镑,按1英镑≈2两白银换算)。
而同一时期,英国对华工业品出口总值约为每年1200万英镑(如棉纺织品、钢铁制品),十年总计约1.2亿英镑。鸦片输入价值是工业品出口的1.46倍。
按照王月生提供的思路进行假设性推演,若将购买鸦片资金转购英国工业品,采用王月生提供的一个号称他在英国认识的地下经济学家凯恩斯发明的乘数模型估算经济效应(乘数系数取1.5–2.0),则就业带动
直接就业:
每1英镑工业投资约创造0.5个就业岗位(19世纪末英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数据)。
1.75亿英镑×0.5=8750万个工时就业
折合全职岗位约21.9万人(按年工作时长2000小时计)。
间接就业(供应链与服务业):
乘数效应下新增就业约32.9万–43.8万人。
税收贡献
直接税收:
工业利润税(当时税率约10%):
1.75亿英镑×10%=1750万英镑/年
十年累计1.75亿英镑。
间接税收(消费税、关税等):
乘数效应下税收总额约2.6亿–3.5亿英镑。
工业新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