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基本材料都剥夺了!不,他是在说,在那种地狱里,任何精致的艺术都是虚伪的!只有这种粗粝的痛苦才配得上表达!”
一夜之间,保罗·杜兰和他的《铁轨上的安魂曲》从“怪异涂鸦”变成了“时代良心”、“揭露殖民罪恶的史诗级巨作”!画廊门口排起了长队,人们不再是猎奇,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试图从那些扭曲的线条和刺目的色彩中,解读出更多殖民暴行的密码,感受那份来自遥远地狱的控诉力量。
这幅画,以及贝尔纳那篇振聋发聩的评论,为正在席卷全球的、针对法国殖民暴行的舆论风暴,增添了最浓墨重彩、最具文化冲击力的一笔。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新闻事实和照片,而是一种直达灵魂的艺术审判,将殖民主义的罪恶钉在了美学的耻辱柱上。巴黎,这座艺术之都,在政治风暴之外,也因一幅来自殖民地的“地狱画卷”,陷入了更深层次的反思和撕裂。而这一切,都在王月生那张无形之网的精密计算之中。杜兰,这位在后世的历史中并无多少存在感的、前世此时充满痛苦的天才画家,也成为了这盘大棋中一枚至关重要的、用画笔引爆舆论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