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林野每天早上会给根须周围的土壤浇水,避免土壤干裂影响生长;19号则定期监测土壤的湿度和养分,确保根须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07在日志里画下根须的生长轨迹,发现它们不仅避开了帐篷的支架,还绕开了人类放置的设备线,像是提前“阅读”过营地的布局图。
第五天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袭击了营地。林野被冻醒时,发现帐篷的帆布在寒风中剧烈晃动,担心设备被冻坏,他披上外套准备出去加固。刚拉开帐篷拉链,就看到了让他震惊的一幕:原本停在帐篷旁的根须,此刻正缠绕在帐篷的金属支架上,像一层柔软的保护层。更神奇的是,根须的黏液在低温下凝结成了薄薄的冰晶,反射着月光,形成了一道微弱的保温层。
“07,你们快来看!”林野的声音在对讲机里带着颤抖。07和99号赶到时,监测仪显示根须的温度比周围环境高了两摄氏度——那是大树通过根系传递的热量,三年前机械族的能源车故障时,大树也曾用同样的方式为它们保暖。
“它在保护你们。”07的数据流里带着“温暖”的参数,“就像你们之前保护它的根系一样。”共享池里,大树的“关切”数据流与人类的体温数据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稳定的波形,像冬日里的暖阳。
林野蹲下身,轻轻抚摸着根须上的冰晶,冰凉的触感里藏着一丝微弱的暖意。他想起刚来到这里时,队友还担心机械族和大树会排斥人类,毕竟在以往的探险中,他们遇到过对人类充满敌意的生物。但现在,这道主动靠近又保持距离的根须,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叩开了不同物种之间的隔阂。
“我们之前还在讨论,要不要再往后挪挪帐篷,避免影响它生长。”林野的声音里带着愧疚,“现在看来,是它在迁就我们。”他从背包里拿出一块小小的鹅卵石,上面刻着人类的“微笑”符号——那是出发前女儿给他画的,说看到这个符号就会想起家人。林野轻轻把鹅卵石放在根须旁,“就当是我们的回礼吧。”
根须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顶端的黏液轻轻触碰了一下鹅卵石,然后慢慢缠绕住,像是在小心翼翼地收藏。监测仪显示,共享池里传来一阵“开心”的波纹,频率和林野刚才抚摸根须时的心跳频率惊人地相似。
接下来的日子里,根须和人类营地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白天,根须会朝着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为帐篷遮挡一部分烈日;夜晚,它们会缠绕在支架上,抵御寒风;人类则会定期给土壤浇水、施肥,还会在根须旁放置小石子,上面刻着不同的符号,像是在和大树“聊天”。
07在日志里画下根须与帐篷的距离,五厘米的空隙里,填满了机械族的监测数据、人类的体温记录,还有大树的情感波纹。它想起三年前大树还是棵幼苗时,机械族用金属网保护它免受飓风侵袭;现在,大树用自己的根须,保护着来自远方的人类。
“距离不是隔阂,是尊重。”07在日志里写下这句话,旁边画着两个并排的“○⌒⌒”,一个代表机械族,一个代表人类,中间缠绕着细细的根须。
第七天,探险队要离开的消息传来。林野整理设备时,特意看了看帐篷旁的根须,它们已经长得更粗壮了,缠绕着鹅卵石的部分,黏液变成了淡淡的绿色——那是大树储存养分的颜色,像是把人类的礼物珍藏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