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可朱批‘某议当否’‘某策可行’于眉端,每夜呈朕躬亲览。效永乐间仁宗监国故事,凡户部钱粮、刑部谳狱、兵部边务,须逐条签注,翰林学士五日一核,录《东宫观政录》存案。”
原本就已经开始揪着心的吕本,猛然的抬起头看向城门楼上。
这位内阁大臣的脸,此刻铁青一片。
太子朱批题本奏疏!
这已经是要让太子处置国家军政要务了!
哪里是观政?!
皇帝之心,昭然若揭!
“二曰听朝会以习权衡,每月朔望朝,太子设座文华殿御座下,观百官奏对机宜;昔宣德帝教英宗:‘听政如观弈,须察黑白之势。’今命内阁辅臣于朝会后,以《政事十问》进讲,剖析利害,申明得失。”
“三曰问策百官以砺英才,每月逢九,着九卿堂官、科道言官轮值文华殿东庑,太子以《咨政十二事》诘问:一问漕粮改折何以均赋,二问卫所屯田何以清隐占,三问海防卫戍何以慑夷狄……詹事府录对答成《储君问政集》,岁末付史馆纂修。敢有敷衍塞责者,科道即时弹劾。”
疯了!
午门前,已经是一片哗然。
哪怕是黄锦手中的旨意尚未宣读完毕,人群已经乱了。
谁又能想到。
明明已经被罚听课五日,清宁宫自省的太子,如今竟然能一朝掌握中枢大权。
圣旨上虽说只是让储君观政监国,问策百官。
可有鉴于皇帝清修玄妙,深居西苑,不见臣工。
这无疑是在为太子奠定执政的基础!
不可能!
绝无可能!
吕本、闻渊等人,此刻面色如蜡。
可黄锦却是依旧发声。
“四曰参机务以固国本,凡边镇急报、灾异奏章,东宫可随朕批阅。宣大三边督师塘报至,命太子拟处置节略;地方各司奏劾贪墨,着太子签选按察人选;试行开海一应权责,于太子全权督责。效成王问政周公、汉昭帝辨燕王伪书之典,朕当以朱笔改定,示以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