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寻常百姓,自然无不是盼着含饴弄孙,阖家欢喜,颐养天年。朕虽清修,却也担着祖宗传下来的江山社稷,如何能做寻常百姓家老人?”
说罢。
这一主一仆,两双目光都投向了陶仲文。
陶仲文心中还在琢磨着,小心试探道:“彼年成祖有好圣孙,后成我大明宣宗皇帝。今昔,陛下修道日久,皇子成年,假以时日,必当有好圣孙,如这霜眉,常伴圣前,天家爷孙欢乐,传唱后世。”
嘉靖却是轻叹一声摇头道:“陶师,朕自是也想我大明再有好圣孙,天下承平百年,盛世万代。但……”
他面露犹豫。
随后摆手摇头道:“罢了罢了,朕前几日方才连累太子,往后到底不能因效仿成祖,再害了皇孙。”
一番话说完,嘉靖满脸皆是唏嘘。
陶仲文却是眼前一亮。
皇帝今日为何如此,他一时间倒是想不明白。
但如今皇帝这番模样,岂不正好就是自己已经等了好几日的机会!
陶仲文当下便压着心头的激动,开口道:“陛下,前些日子东宫受垢,臣日夜思索,如今却也是参悟了些不同之处。”
嘉靖当即看向陶仲文:“陶师参悟出何等不同了?”
虽然念着家中儿孙之将来,陶家家门传承。
但陶仲文心中还是有些犹豫,半响之后才重新说道:“臣以为,此番太子虽然遇险,经历一番大变,幽而复明,虽其中凶险万分,却也未尝不是天降机遇。若不然,也不会有邵少师虽已羽化登仙,却仍出手相救东宫。”
嘉靖想到了那日陶仲文说的仙人扶顶。
当时自己便想到,可能是邵元节这位故人。
如今再听陶仲文此般说。
他不由追问道:“陶师当真觉得,那日……是少师出手了?”
陶仲文重重点头:“臣以为,必然如此。所以臣才会说,此次之事于太子殿下而言,于陛下而言,或许也是天降机遇。”
嘉靖问道:“机遇是何?”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