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欢等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在秋闱后就要召开永乐年间最盛大的一次大朝会。
“明达,你可有万足的把握吗?”郑欢负手问道:“那一日怕是不会平静,大明士林诸官佐,将云集宫中,谁能在其中盖压诸人呢?”
微风拂过,灿灿阳光落下来,照在李显穆眼中,他扬起一道笑容,轻声道:“从永乐六年时起,我败过吗?”
郑欢闻言顿时一愣,而后猛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无尽的感慨说道:“真不愧是你啊,李明达!”
可心中却忍不住感慨,当初他果断的投靠李显穆,不就是因为李显穆一直赢、总是赢。
从官位来说,现在的李显穆还差着他半级。
可权势从不是官位所能够概括的,郑欢很清楚的明白自己既是李显穆的盟友,也是李显穆的下属。
李显穆藏在袖筒中的手缓缓握起,他的目光顺着朱雀大道一直望向了皇宫。
直到今日,当初被皇帝拒绝实行寒门法令之事,依旧历历在目。
这让李显穆不得不警惕,历来变法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是君主的支持不够!
稍有挫折就停下变法,可这世上又有多少变法是能在短时间内出成果的,几乎都要五年以上才有明显的效果,甚至许多变法在前期都有阵痛,要度过阵痛期,才能见到脱胎换骨的效果。
今日皇帝没有大力支持他实施寒门法令,明日皇帝就会不支持他做其他事,甚至反对他的变法意见。
毕竟有些变法是会针对诸王勋贵的。
“依靠皇权而得来的终将会因为皇权的抛弃而失去,唯有自己的力量才是真实的。”
作为一个立志变革的改革家,李显穆必须未雨绸缪,而想要完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断的攫取权力,甚至侵夺皇帝的权力,就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他需要有足够的党羽,有强大的不过分依赖皇帝的权力,而想要聚拢党羽,就一定要展现出一个政治强人的形象,让下属盟友保持信心。
李显穆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自古以来侵夺皇权的人,要么谋朝篡位,自立为帝,要么就身死道消、身死族灭,只有诸葛亮等少数人,家族和后代才能得善终。
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