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财政(1 / 6)

    洪熙元年的这一次大明财政会议,根据皇帝的指示,要对过往六十年的大明全部梳理一遍。

    这是李显穆的建议——“纵然是个农民也知道对比一下往年和今年的收成,朝廷自然不能落下,这一年到底做的是好,还是不好,年底的时候算一下就知道了。

    往年江南粮食收成一千万石,若是今年没有天灾,可收成的粮食却少了很多,那是怎么回事呢?

    是不是江南官员不作为,还是哪里出了问题,地方以及户部,总该给出一个答案来。”

    皇帝一听就觉得非常好,笑道:“大明财政会议就该如此,要真正把一些问题暴露出来,而后才能解决。”

    是以今年在汇报的时候,各部门都比较谨慎。

    总体来说,洪熙元年的财政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处理皇帝大丧、新皇登基以及一系列册封典礼,而导致财政赤字,这也都在众人的预料之中。

    毕竟去年刚刚大办过一次,谁也没想过今年就需要再办,如今在现代,这相当于一个国家连续办奥运会,还一点盈利都没有,对财政的亏空相当大。

    在听完各部门的汇报后,朱瞻基没有直接表态,首先将目光投向李显穆,“老师,你看看有没有什么要补充和想要问的?”

    李显穆轻咳了一声,先向皇帝行礼,而后望向众人,沉吟道:“方才诸位同僚所言,我都记在心中,的确是有些话想要说。

    一国之策,首在人,次在财。

    这便是首在吏治,吏治安则万民安,财之一字和解呢?

    不仅仅是收税,也在于怎么将这些税花出去。

    杜牧在阿房宫赋里面说的好啊,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暴秦的灭亡,难道和这样的挥霍无度没有关系吗?

    先贤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诸位以为呢?”

    “阁老说的自然对,可先贤没说怎么用之于民啊,我们将赋税从百姓手中收取出来,再用回去,那当初为什么要收呢?”

    这话就算是有点刺了,李显穆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好,若是朝廷上,全是他这一派的人,那他真要找个地方自挂东南枝、或者找天上的爹求救了。

    朱瞻

最新小说: 重回宿敌年少时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上命昭唐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白月光破棺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