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陈卿。”
朱棣唤陈英上前,陈英在建文年间亦被连累贬官,永乐后李祺推荐他起复。
李祺立刻知道朱棣要做什么了,纵然是以他的心智,此刻也不禁有几分激动,只听朱棣温声道:“朕记得陈卿你在洪武年间担任刑部尚书,如今又任大理寺卿,想必对旧案相当熟悉了。”
陈英摸不准皇帝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回道:“回陛下,正是,臣在刑部任职近二十年,大案要案基本上都在脑海中有所记忆。”
朱棣一看陈英表情,就知道李祺没对陈英说过韩国公府将要平反之事,这种知进退的保密意识,让朱棣甚是满意,甚至就连语气都带上了几分欣然。
“那此事交给卿就再好不过了,洪武年间有胡惟庸旧案,牵连甚广,乃至于累及诸勋贵之家,胡惟庸案后,前刑部尚书杨靖坐法死,前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亦坐法死,可知这二人皆是奸邪之辈。
恰恰这二人皆是胡惟庸案的主审之人,朕思及其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是以朕想要请陈卿重审胡惟庸案,若其中有冤屈之狱,便为之平反昭雪,以彰仁德!”
果然如此!
果真如此!
陈英在皇帝说起胡惟庸案时就已经猜到了皇帝想要说什么,胡惟庸案有什么可审理的,无非就是为了给其中的某个人平反而已!
他几乎控制不住的望向了李祺,李祺眼中亦带着温润的笑意。
景和啊,你终于成功了,我就知道以你的才智,你终有一日能够为李氏平反!
陈英发自内心的为好友终于达成夙愿而开心,亦为李氏能够真正重返清白世道而欣然。
他重重叩首下去,满脸郑重的肃声道:“臣陈英接旨,此番定不负陛下所托,为冤者梳清冤屈,还一个朗朗乾坤的清白之身!”
朝野内外,谁不知道陈英和李祺关系好,皇帝特意点他为拥有案件复核权的大理寺卿,还让他负责此案,原来在那个时候,皇帝就已经准备为李祺翻案了。
靖难功臣且不言,那些九卿朝臣以及备为皇帝顾问的朝臣,都非常好奇李祺到底是为陛下立下了什么功劳,才能够让陛下如此的另眼相待。
难道李祺本就和陛下关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