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先前李祺被任命为风俗察查大使,可以察查京城各衙门,那时他们还以为李祺会横行无忌。
结果李祺竟然只在刑部、大理寺中转悠,而且翻案翻得都是类似于刘三娘子这种小案。
刘三娘子这种案件,只有士林、民间才会关注。
对于那些皇亲国戚、勋贵武将以及事不关己的高官来说,只是看个笑话而已。
这自然是李祺故意为之,他又不是疯了,真要搞到举世皆敌的地步。
刘三娘子这件案子,旗帜鲜明攻击的是李原名,往大了说是民间的宗族,再往上说是传统派的大儒,是士林。
他并没有直接广泛的攻击朝堂上的达官显贵,所以很多达官显贵都在此事中选择袖手旁观。
若非吏部尚书詹徽本就和李祺有仇,他此刻也只会高高挂起,不会和李祺对上。
这是斗争的艺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你!”
李原名没想到李祺上一句还礼貌的称呼“资善先生”,下一句就直接“李原名老糊涂”。
朱元璋忍住笑意,道:“既然你们二人有分歧,便论一论理,辨一辨经,看看到底是谁对谁错,有满堂公卿为你们做见证,岂不美哉?”
来了!
局势终于到这一步了!
殿中群臣皆是精神一振,李原名是当世大儒,李祺归京以来声名鹊起,号称“天纵”,这二人的对决该多精彩。
李祺不置可否,“李原名你年纪大了,那便由你先出言列出条例吧。”
李原名面皮抽了抽,强压怒气,一上来就使出扣帽子大法,“驸马所翻之案,每一件都颇失人望。
我朝以朱子之学为立国之本。
刘三娘子之案,其事遵从圣道,自古以来皆如此而决,李祺你冒天下之大不韪,弃圣道而绝人望,连累朝廷乃至于上位受难,岂不是其心可诛吗?”
李祺反问:“我且不言刘三娘子之案发生在资善先生族中,你在其中有没有胁迫诸官吏审判。
既然资善先生说刘三娘子之案,遵从圣道,不如为在下讲一讲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