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内阁(3 / 4)

    “老师!”朱瞻基望向了李显穆。

    李显穆正色道:“如今大明有外朝、有内廷,外朝有六部、五府等诸衙门,每日事务繁多进奏,事无大小、巨细、简繁,一窝蜂的进入华盖殿中,每一件都要陛下花费时间思量,甚为不妥。

    臣思及大明当前的现实,解决之道,就是太宗皇帝的内阁,臣作为先帝钦点的内阁首辅,认为现在的内阁制度还是太过于浪费。

    杨士奇、杨荣、都是足以作为宰相的人杰,杨溥、金幼孜、黄淮,也都是可以执掌大部的人杰,只让他们做如今的工作,对如今的大明而言,不合适。

    臣建议,往后通政司进呈奏章,先送到文渊阁,由阁臣检阅,阁臣将奏章的重点内容标记出来,而后将初步的处理意见写在小纸条上,然后小纸条附在奏章上,再将奏章送进华盖殿。

    这样陛下在看奏章时,就能一眼看到奏章的重点,同时有一个或者几个建议,陛下就不需要从头开始思考,而是可以借着阁臣的思考来发散思维。

    那些国家大事,依旧可以召集阁臣慢慢讨论,而那些不太重要的琐事,陛下甚至可以两三息的时间就一眼瞟过去,省去了最繁琐的工作。

    臣以为这是当前最合适大明的中枢制度。”

    朱瞻基闻言陷入了沉思,李显穆所说的确是好办法,仅仅登基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深受奏章的困扰,为自己减负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目前他想过的办法,都不如李显穆的主意,内阁阁臣都是精通国家大政的能臣,处理事务并不难。

    见皇帝在沉思,李显穆放出了真正的大招,“而且这个办法既能一定程度上防止昏君祸乱朝政,还能防止臣子权力过大。

    正如陛下方才所说,哪一朝哪一代没有昏君和庸君呢?

    如果皇帝想不出来处理问题的办法,那这个办法就能帮助皇帝理政,甚至能够对皇帝教学。

    又因为最终批复的权力在皇帝手中,不至于过于权重而影响了皇权稳定。

    当初太祖皇帝说臣是麒麟儿,未来一定能安大明社稷,臣愧不敢当,但苦思冥想出这个制度后,臣终于有了一点信心,日后可以去见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以及先帝了。”

    李显穆面上满是感慨,脑海中浮现出外祖父苍老的面容,以及面容下对自己的满意和期许。

 &nbs

最新小说: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王猛传奇 我在大明开超市 晋末长剑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升龙 白月光破棺而出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