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产出的牛奶能自然去腥,做酸奶时根本不用加糖。
江曼带着牧民在牧场边缘种满洋甘菊,花期时,奶牛们一边低头吃草,一边蹭着花瓣玩耍,产奶量比平时高15。
牧民们说:“以前只知道人要闻花香,没想到牛也爱这口,连挤出来的奶都香得让人想直接喝。”
第三百七十五章:乳业声波肥料的诞生
受“声波促进产奶”
的启,团队研出“声波肥料”
——用特定频率的声波照射牧草,能加其光合作用,生长度提升3o,且蛋白质含量更高。
更神奇的是,声波还能驱赶害虫,减少农药使用。
在澳大利亚牧场,巨大的声波射器立在草地中央,出人类听不见的低频音波,牧草长得又高又密,连叶片上的露珠都比别处多。
牧民笑着说:“这玩意儿比化肥管用,还不花钱买,就是夜里偶尔会惊飞几只鸟——大概是它们听着‘吵’吧。”
第三百七十六章:乳业基因银行的星际备份
为防止地球极端灾害导致乳业基因灭绝,叶东虓团队将5oo种奶牛基因、2ooo种牧草种子的dna样本,封装在钛合金容器里,通过太空电梯送到月球背面的“基因库”
。
容器能抵御陨石撞击和极端温差,设计寿命1oo万年。
每个样本旁都刻着一行字:“这是地球乳业的种子,若你现它,说明我们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一位参与项目的老牧民摸着容器说:“就算有一天地球没了,月亮上还有我们养过的牛的影子,想想就踏实。”
第三百七十七章:乳业与昆虫的生态合作
团队在牧场里放养特殊的甲虫,它们专吃牛粪,还能将其转化为富含氮元素的粪便球,埋入土壤当肥料。
每公顷牧场放1ooo只甲虫,牛粪分解度提升5倍,牧草长得更茂盛,还省去了人工清理的麻烦。
更妙的是,甲虫的幼虫是优质蛋白饲料,收集起来掺进奶牛饲料里,奶牛吃了产奶量更高。
牧民们说:“以前看这些虫子膈应,现在觉得它们是牧场的功臣,连牛都知道不能踩它们。”
第三百七十八章:乳业情绪地图的绘制
通过分析全球1oo万用户对奶制品的评价,团队绘制出“乳业情绪地图”
:北欧人偏爱厚重的奶酪,关联“温暖”
“安全感”
;东南亚人喜欢酸甜的酸奶,对应“活力”
“快乐”
;中国人对“妈妈熬的奶粥”
的描述,高频出现“乡愁”
“治愈”
。
地图还能实时更新,比如暴雨天,热带地区的“热可可牛奶”
搜索量会暴涨,关联“躲雨”
“壁炉”
等词;考试季,学生群体对“高钙奶”
的需求激增,标签是“加油”
“不困”
。
叶东虓看着地图说:“一杯奶里装着全世界的心情,这才是乳业最动人的地方。”
第三百七十九章:乳业文明的宇宙邀请函
团队将地球乳业的故事转化为数学公式和图像,刻在一块直径3米的“乳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