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角料的价格比较便宜!”
对方回话道。
“这里就你们这些人挖吗?”
宋鹏也问他。
“坡上就我们,不过下面的河渠应该还有人。
现在不出矿渣,人不多。
要是矿洞开业出矿渣,这里比街上都热闹。”
那位师傅又回道。
这话常顺相信,因为从视频上还有以前用手机看直播,这里确实挺繁华的。
一些工程用的三轮车倒渣子,简直跟缅北出翡翠矿渣有得一比。
“你们是来这边游玩的吗?”
这时一名四十多岁的女人问。
“是的!
我们就是过来游玩,听说这里产绿松石,就来见识一下!”
彭思洁回道。
“我看你们也像是过来玩的!
以前从没见过你们!”
女人说着看了看常柠、常书怡、宋琦三个小孩。
“你们找到大点的石头没?”
看着正在寻找的这些人,常顺又问。
他们手里拿着专用的小耙子,一边挖,一边找。
“太大的没有,鹌鹑蛋那么大的,我这里倒是找了一个,你要吗?”
其中的一名年龄看上去有60岁左右老者说道。
这年头,被人刨了一遍又一遍,还能找到那么大的,也不容易。
“可以看看,材质好的话,我可以要!”
他笑着回了一句。
“这样说你应该懂绿松石了,还知道材质!”
先前那名说过话的女人又说。
“他比你们懂的可能都要多,我们20年前就来过这里!”
常志武跟着说道。
“是吗?那你们当年来是买石头吗,要是买石头,那不是了财?”
60岁左右的老者道。
“那时买了石头也不知道以后会值钱,很快又都卖掉了,啥财?”
常顺自然不会说实话,包括对之前的王师傅、马料产地姚师傅、这边的刚哥,他都是这样说的。
买了转手能赚点钱他就处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不论多有钱,低调一些才是最好的!
“你这样说也对,那时候山里的矿渣,鹌鹑蛋大小的,我们看都不带看的。
就这破石头渣子,以前盖房子没有垫脚石,都拉回去填坑。
后来值钱了,把坑都刨了一遍。”
人群中,有人附和道。
“意思是那些刨坑的人也了财吗?”
宋鹏好奇的打听。
“差不多吧!
那些地方刨出来的石头,可不像我们现在这里的矿渣,被人找了一遍又一遍。
那些属于最原始的矿渣,以前的人只要大块,大个的,红枣大甚至核桃大的都不要!”
那名40多岁的女人羡慕道。
看她样子,家里应该没有弄矿区的原石回去垫墙脚、地基。
“先不说这些了,你不是说有个鹌鹑蛋大小的石头吗?我看看!”
常顺又对那名60岁左右的老者说道。
对方也没磨叽,直接把石头拿了出来。
从表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