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袋子打开了。
他看了下,有一口碗、两个罐子、两个盘子、一个小茶杯、以及几样铁杂件。
碗是明朝时期的,面上画着芭蕉纹、老虎图案,画法很抽象、模糊。
罐子一个黑陶、一个青花瓷。
黑陶罐,高度约25公分,最大直径约20公分,比较厚实,这个很常见,清朝仿汉代的造型。
青花罐,柚子大小,面上画的是人物、山水风景图案。
两个盘子,一个清代,一个民国。
清代的盘子,是灵芝纹盘,很普通。
民国盘子,粉彩四季花卉盘。
小茶杯,霁蓝釉,半个桔子大小。
这些瓷器,除了小茶杯、青花罐完整,其它的多少都有些残缺破损。
常顺观察了一下瓷器里面,现陶罐、青花罐里面残留的还有部分湿润的淤泥,它们应该不是在这处位置捡到的,而是在其它位置所捡——就是新挖掘淤泥的地方。
铁杂件里面有马镫、刀具等,锈蚀得很厉害。
“师傅,你也是做古玩行业的吗?”
看完,常顺试着问对方道。
从他能够精准捡到古玩物品而不是现代物件看,这师傅肯定是对古玩有过一定的研究。
毕竟虽然是河道,但里面同样有年份近的瓷器,而他并没有捡。
“不是!
我住在附近,只是过来随便找找。”
“那你捡东西多久了?”
“不算久,也就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是从去年年底这边开始规划施工开始的。”
“那你肯定是遇到或者说现了比较好的物件,不然不会过来转、知道捡宝了!”
田斌又笑着道。
很多人,都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去从事某行业,或者说现有利可图,比之前的行业赚钱,改变了原来的行业。
“你们知道过来捡东西,是不是也是那样?”
四十多岁的男人这话也算是承认,顺便反问了他们。
“我们是看别人捡到了不错的东西,不过我俩到目前还真没捡到啥像样的物品,师傅,聊了这么久,你咋称呼?”
常顺再次问道。
“我姓吴!
你们呢,咋称呼?”
“我姓常!”
“我姓田!”
“吴师傅,我平时带着收古玩,你这小茶杯、青花罐卖吗?”
“原来你是收古玩的啊?暂时不卖,要是出售,我联系你。”
…………
又聊了会儿,他们就开始办起了正事。
虽然对方过来寻找过,但一些瓷片,不是多完整的,吴师傅并没有捡起来,这从他袋子里面装着的东西就能够看出来。
常顺跟田斌看见后,倒是把它们都捡了。
另外吴师傅捡到的或许也有铜钱、铜元甚至银元包括其它贵金属等,只是没有拿出来给二人看。
当然,今天没捡到不代表之前都没捡到。
淤泥捡面上露出来的金属,要是不用机器感应,能被现的比例很小,哪怕是遇到了窖藏,同样会有很多的漏网之鱼。
“阿顺!
那人已经离开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拿机器扫荡了?”
过了差不多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