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约6公分。
它的背面是红色,有伟人图案、语录。
语录是: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这样的镜子,一看就是特殊年代。
笔筒是六七十年代的陶瓷动物笔筒。
这个笔筒一半是猫、一半是圆筒。
烟灰缸是瓷的,龙泉窑,椭圆形。
八十年代的结婚礼册,具体年份是83年五月,上面有很多人名以及送礼的金额。
他整体看了一遍。
礼金最大的是50元。
其它的有20元、10元、5元等。
以5元最多。
毕竟在80年代初,一个鸡蛋就两三分钱,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
花盆是在院子里面现的,院子虽然种着菜,但靠近院墙边上,依然摆放着一些花盆。
这个花盆是紫砂的,六边形,面上有花卉、文字图案。
花卉是梅、兰、竹、菊。
上面的诗句为:
“盆中景色各千秋,盘根错节雅韵留。
巧夺天工成独好,如诗似画个中求。”
它的年份是五十年代。
卫生间有一个木式老搓衣板以及一个木头制作的老脸盆架,这两样东西,常顺想了想,最终没有拿走。
主要是它们材质一般、比较普通,虽然也有年份。
要是搓衣板有造型,像鱼、或者刻着图案、“福”
字、“囍”
字等,他当然会带走。
老脸盆架也是一样,太普通没有价值。
寻找完,把之前找到的物件都装好,他把它们直接拿到了面包车里。
要是单从使用价值来讲,里面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带走。
比如说老柜子、床头柜、老橱柜、那些瓶瓶罐罐、盘子、碗等。
在05年这个年代,这类东西,特别是一些瓷器,要是送到乡下小镇,一块两块出售,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花钱购买的。
毕竟瓷器可不便宜,你去市看看,随便一样都是十块、八块,几十块、甚至上百块,一套几百块的都很常见。
就这一户人家找出来的东西,都够他辛苦跑一趟面包车那边了。
还差点拿不下。
这算是物件比较少的。
有时遇到那种有钱人家,他们搬迁,东西基本上不带走,拆迁的人进去拿走一些,后来的人进去了再拿,往往几三轮车都装不下。
住户了财、拆迁房子的人跟着财,包括捡东西的人,多少也跟着了小财。
当然,这些钱财,也都是国家赋予的,征迁是国家给特定区域的人福利,这是本质。
常顺寻找、带走的民俗物品,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生活使用过的典型物件。
从这些生活用品中,他也感受到了时代的特征。
每个时代的人都不一样,从特定的实物就能看出来。
所以很多人总结过,历史上任何年代的人,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文化、衣着风貌、使用的物品各具特色。
另外他又一次的想到:
“在拆迁区,千家万户,哪一家搬走多少都会留下物品。
只要细心寻找,不论是在这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