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坊式的生产靠经验和手感,但工业化必须靠数据和流程。
如果不能尽快完成这个转变,陈记糖水的扩张计划必然会受到阻碍。
事关陈记糖水的未来,陈秉文必须亲自坐镇。
“老板,温度计显示98度了!”钟强盯着不锈钢蒸煮锅上的温度计,声音里带着兴奋与紧张。
陈秉文快步走过去,仔细观察锅中翻滚的红豆。
“再等两分钟,然后加入陈皮。”陈秉文的声音平静有力,“阿昌,准备记录:第一批次,1号锅,98度下料,时间上午9点17分。”
这是陈记食品厂工业化生产的第一天。
忙了一上午,初步确定好几款糖水的标准化生产工艺。
陈秉文坐下来刚想喝口水,永隆银行的周明哲经理就打来电话,告知八万贷款已经获批,下午就能到账。
这两天租厂房,买原料,这段时间赚的钱差不多花光了,贷款再不到账,陈秉文都准备去找周明哲了。
午饭时分,听到许可证了下来,银行贷款马上就能到账,陈国富、汪巧珍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批下来就好,批下来就好。”陈国富搓着手,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
一月二十日,湾仔市政局的礼堂内,一年一度的维园年宵摊位竞标正在举行。
几个衣着讲究的茶餐厅老板聚在一角低声交谈。
维园年宵市场的四个熟食摊位,对大型餐饮集团来说食之无味,对小摊贩又门槛太高。
再加上时间只有七天,投入却要几千上万元,更是让不清楚内情的人不会来参与竞标。
这也就导致维园年宵熟食摊位,几乎是在几个固定的商家轮转。
陈秉文带着高振海走进来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两个年轻人,衣着普通,在这群老江湖眼里,不过是来看热闹的雏儿。
陈秉文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高振海则有些局促地挺直腰板,努力装出沉稳。
竞标开始。
拍卖师声音平板地念着规则:“……维园年宵市场熟食档口一到四号,底价每个档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