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感谢沈鱼太太时隔三年终于肯给自己放假了,我们也终于能吃上国宴了,我再也不用说奶奶关注的博主更新了!太感动了!”
“沈鱼太太这是要过年了所以给自己放假了吗?太太放假还这么卷啊?每天都更新作品哎,而且画得也越来越好了,好可怕的实力啊!”
“哈哈哈,我之前以为太太画这么好是因为用了新的笔刷,然后我想着我也用新笔刷试试,没想到这试试就逝世啊,我用新笔刷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果然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再也不想当然了。”
“楼上的我可怜你,不像我好几年前太太微博粉丝数还没过万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太太的手不是我们这种凡夫俗子能比的。你们大概不知道,当年太太发微博,每条微博之后没有一个不震惊太太的实力的。”
除了讨论画技,更多的评论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碎碎念。
“太太吃过饭了吗?我今晚跟闺蜜聚餐,吃的烤肉,大家都看看啊,我这家烤肉店可好吃了,而且我最近学了一个新的烤肉酱料配方,也超级好吃的!”
“今天下班路上看到一只超肥的橘猫,蹲在墙头上睥睨众生,简直是大爷本爷!分享给太太看!”
“北方的孩子表示已经快被冻傻了,太太那边天气怎么样?记得多穿点!”
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留言,让沈时雨冰冷的指尖仿佛也沾染上了一丝暖意。她难得有闲情,一条条耐心地看着,偶尔遇到特别有趣的,还会回复一两个表情或者简短的几个字。
这种隔着屏幕的、轻松愉快的互动,让她恍惚间有种回到过去的错觉。那时候,她还只是热爱画画、在网上有个小圈子的“沈鱼”,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为了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熬通宵,也可以无所事事地刷一整天微博,和天南地北的网友插科打诨。
当然,评论区也并非总是和谐一片。随着《还愿》单机版发行日期的临近,一些心急的粉丝按捺不住,开始在评论区试探性地寻求剧透。
“太太太太!《还愿》下个月就上了,能不能稍微透露一点点结局走向啊?求求了!我真的等得抓心挠肝的!”
“同求剧透!是不是真像网上猜测的那样,主角其实已经死了,只是灵魂被困在游戏里啊?说实话我是不信这个脑洞的,可是《还愿》剧情向来是不走寻常路的,网上说的这么多,我是真的越来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性哎。”
对于这类评论,沈时雨一贯的策略是假装没看见。游戏,尤其是推理类游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探索和揭秘的过程,提前剧透无异于扼杀玩家的体验乐趣。这是她作为开发者的原则。
不过她选择沉默,不代表其他粉丝能容忍这种行为。很快,维护游戏体验的“反剧透党”们就出动了。
“我就不明白了,一个剧情推理游戏,真的会有傻缺来这找剧透吗?这不是在找骂吗?推理游戏玩的就是推理过程啊,你在这让太太告诉你结局,太太要怎么回你啊?你是不是有病啊?没发现太太一直故意不回你的消息吗?你还在这问问问个屁啊!”
“怎么了?你们能耐了了连评论都要说三道四的?有本事让太太把我拉黑啊?要不你们在这叫叫叫什么?我就问怎么了?谁说推理游戏玩的推理过程的?我想玩的是别的,我就想提前知道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