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叔伯婶娘脸面总夸她懂事能干,还开玩笑说,这么好的闺女,将来不知要便宜哪家小子呢。
“你呀,心里有数就行。启程吧。”说着,文桓又是一个爆梨,只是没先前的重,“可是带了银钱,没有的话,大哥哥给你。”说着真拿出一张十两的银票。
“有的。大哥哥的银子,留着给嫂子吧,你们也是有家了,一应的开销也大。”轻尘拒绝了哥哥的银票。
轻尘心道:“你那点钱,是牙缝里抠出来的,也是自己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就留着吧,将来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这些年也攒下一些钱,买绣品,给人草药,所得的钱,每次给母亲都说自己存着,以后作嫁妆,有银子傍身,在夫家才有底气,还要额外的给些碎银子。时间一长,明年上也有一千两。
要知道,在这时代,乡村里一个普通人家,一年才二两银子的花销,没有仆人丫鬟,凡事亲力亲为,粮食蔬菜自给自足,只有盐巴、酱醋和油要买,鸡鸭自养,肉类有条件的家庭,自己也是能解决。
见着妹妹不收,也不矫情,揣进绣袋“那好吧,如果有需要,不用跟哥哥客气,尽管开口。”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也该出发去城里,不然,晚了城门关闭,就没地儿投宿了。”樵有富催促道“尘儿,路上小心些,见着弟弟文博,嘱咐他努力读书,家里一切都好,叫他不要牵挂。回来时还坐村里的牛车吧。”
“爹,娘,我知道了,你们要好好的,注意身体。”轻尘对着双亲挥挥手。
辞别家里人,牛车便快速朝城里走去。
看着渐渐远去的牛车,不知怎的,樵四郎家的郑翠芬没来由的一阵心慌,甚至有点失落。可能是累着了,也就没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