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怀之就这样在王家住了下来。
王家人憨厚良善,有劲儿一块儿使,一家人拧成一根绳儿把日子过得还不错。
没有人给季怀之和季狗儿脸色看,父女两人融入的很快。
季怀之也不能一直躺着,也要起身尽量走走,不然的话肌肉会萎缩。
王大山给他削了一双拐杖让他能在院子里走走。
季怀之在能下地后,就开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经过相处,舅妈对他越来越满意,这孩子是个好的,就是太老实、实诚了。
冯母这天蒸了一锅粑,看到女儿下班回来捡了半簸箕出来。
“巧香!”
“干啥啊?妈?”冯巧香掀开薄膜门帘进来,直接拿了一个粑吃:“让我帮你跑腿?”
“跑腿费一毛。”
冯母听了拿着筷子直接打在了她的手上:“你看我像不像一毛?”
“把这送王家去。”
冯巧香撇嘴:“疼。”
“疼死你得了!”冯母开始赶人:“送去就回来别留着说话,王姐那性子肯定也要给你拿东西。”
“知道了。”冯巧香咬着粑直接接过簸箕。
一路走过去有人问冯巧香:“上哪儿去巧香这是?这是啥?”
有人上前看到是粑,端着碗拿着筷子想直接夹:“你妈蒸粑了?给我夹一个我孙孙爱吃。”
冯巧香笑眯眯的拿着簸箕躲开:“我帮我妈送东西呢,最近地里不忙婶子也可以蒸啊。”
那人看她直接端着就走了,在她没看见的地方呸了一声:
“什么东西,一个粑都不给,活该嫁不出去!”
走过后冯巧香白眼都看翻上天了:“劳不斯的,天天说我的坏话还想在我手里拿东西吃,狗屎吃不吃?”
“菜花你说啥呢?”
那人用手拭了鼻涕,擦鞋后跟上后又拿起筷子吃饭:“看见冯巧香呢,往老王家走呢,手里还端着粑。”
“让她给我一个也不给,随她妈了。”
那人笑笑,真好意思呢还问人要吃的,都是那么多的粮食谁家舍得?
“你说冯家会不会看中老王家那个外甥了?”菜花婶子看着冯巧香的背影说道。
“你是嫁进来的可能不知道,冯大姐和王大山的亲妹子年轻时候关系可好了,好的就跟亲姐妹似的,大米去世的时候冯大姐还早产了,估计是听说大米的儿子过得不好送点儿吃的吧。”
村里人都知道王大山把外甥接来养伤了,纷纷说他是个仁义人。
现在虽然大家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是多养两张嘴也是不乐意的。
菜花端着碗抬了抬下巴:“有这层关系的话那就更有这个可能了。”
“不是说王大山那个外甥老婆跑了有个女儿吗?她闺女嫁不出去估计就是存了这么个心思。”
那人看她越说越离谱,想到冯家人的性子说了一句不知道就转身回屋了。
免得引火烧自已身上了。
冯巧香看见门口几个娃娃:“你们家有大人没?”
“有!”王家的几个娃异口同声。
在看到季狗儿的时候冯巧香眉头一挑:“你谁家小孩儿啊?没见过你。”
“我是季怀之的小孩儿。”季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