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也特别的失望。一抬眼看到门口的周兴旺,瞬间又有了主意,立刻迎上前问:“大丫呢?”
周兴旺一脸的麻木:“别提了,我都没看到人。鲁小青对我那是恨之入骨,每次见面就拿东西砸我。连句话都说不上。”
杨氏哑然:“这也太泼辣了。”
周兴旺想到什么,道:“我提了要把大丫接回来。”
杨氏急忙追问:“她不答应?那是我生的女儿,可不是她的,她凭什么不答应?”
“人家没有不答应,说是抓药花了五两银子。她帮我们救了人,只要咱们家能把这账还上,就能把人接回来。”周兴旺说到这里,心里有些爽快,他从来都不知道大哥大嫂这么烦人,也是住回来之后才真的看明白了爹娘的偏心。
总之就是一句话,无论什么好东西,都得先紧着周贵书来。
也不知道那个混账有哪里好。
周兴旺看不惯,说了几次却都被骂了回来。看到杨氏为难,他心里挺高兴。
杨氏说不出话来了,跺了跺脚,看向周家老两口:“爹,娘,鲁小青这是钻到钱眼里去了,连自家人的银子都要赚!”
周母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愣了一下:“那就先不接,让大丫留在她家里,反正鲁家也不缺这点粮食,等把那丫头养大,咱们再去接回来嫁出去。”
听到这话,杨氏心中一动。
其实她昨天夜里有让儿子试着起来走动,但儿子根本就不敢,后来勉强起身扶着床柱站直之后也是蹦蹦跳跳,反正在她看来,儿子很可能真的要去城里走一趟。
她已经打听了一下去城里的盘缠和请大夫所需要的花销,少了好几两银子下不来。家里如今的存银已经见底,真的拿不出来了。如果出去开口跟人借,倒是能借一点,但她不认为老两口会为了大孙子而让自家落到那样的境地。
毕竟,如今没有了鲁家这门亲戚,想要攒银子就得靠地里的粮食……家中这么多人需要养活,每年都不够吃,遇上丰年才能攒下一点,这样的情形下,想要攒上几两银子,那不得是几十年之后?
无论怎么算,想要给儿子治腿,都得想其他法子赚银子。
大丫是小了点,但已经可以定亲,或者直接将她卖到城里去做丫鬟的话,应该能够拿到几两银子。杨氏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对,但她就是克制不住。
杨氏唇动了动,想要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