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胡氏还真的认真想了想,两个姑娘放在一起比,自家女儿完全没有可比之处,就拿嫁妆来说,她家里有两个儿子,儿子也各自有了孩子。她再疼女儿,也得先紧着家里,嫁妆最多就是比村里其他的姑娘多一线,绝对不会倾力而为……不是她重男轻女,而是村里家家都是这个规矩,谁要是为了嫁女儿不顾家里儿子,会被戳脊梁骨,亲家也会不满。到时女儿是风风光光嫁了,但家里的日子也没法过了。
她愿意把女儿嫁给看起来比较富贵的汤翠林,也正是清楚自己不太可能接济得到女儿,所以才希望女儿的婆家本身就很富裕,不需要家里操心。
“你别多想了,汤家兄妹不缺银子,所以才会比较注重感情。”
楚云梨呵呵:“我每次和汤翠林见面都说不上几句话,跟个闷葫芦似的,相比之下,周半夏会撒娇,在村里人缘也好。”
最后一句,让胡氏哑了声。
汤家兄妹俩从外地而来,想要在此久住,就必须和村里人拉近关系,否则容易被孤立被欺负。胡氏认为,汤翠林上门求娶自己女儿,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女儿这话没错,自家是祖祖辈辈都住在村里,到底还是比不上周大夫人缘好。
周大夫因为会治病救人,特别得人尊重。他一句话,几乎没有人反驳。汤翠林想要在村里站稳脚跟,该选周半夏!
他们求娶女儿,可以说是不贪图嫁妆,毕竟不缺钱嘛,可他们需要有名望的人庇护啊……能够凭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应该明白其中的关键。
至于女儿好到能够让汤翠林忽略这些,胡氏自己都认为女儿没这么大的本事。
刘家兄弟俩面面相觑,大嫂林氏试探着道:“其实原先我就觉得这件事情有点蹊跷,不是我说妹妹不好,而是在外人看来,妹妹和村里的其他姑娘相比,没有太大优势……妹妹,这婚事不成也不要紧,回头大嫂回娘家去帮你说合适的后生。别的不敢保证,一定能对你好!”
二嫂李氏赞同:“我家那么多的表弟,从这里面就能给妹妹挑一个合适的。”
俩人一唱一和,都为了宽家家里的心,胡氏见状,紧绷的眉头松了几分,家和才能万事兴,其他的都是小事!
一家人出了门,李氏留下来和楚云梨一起做饭时,不停地说各种笑话。
“就我八岁那年,娘让我揉面。当时我也不懂嘛,怕烧的水不够,再烧会特别麻烦,直接烧了半锅。然后我又觉得和面的盆太小了我不好弄,洒一地挨骂不说,也浪费粮食,于是我自作聪明把面直接放入了锅里。结果连放了十碗,还是特别稀。我一碗一碗的加烦了,嫌弃太慢,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