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来接你,谁知道一转头就……”
苗母很生气:“你们男人都是一个样,嘴上说着有多喜欢,转头就能抱上别的女人上床。恶心死了,滚滚滚,上工去。”
既然女儿无事,那父子俩就没必要住在家里。
其实苗母还想带着女儿打上门去,问陶家讨要一点赔偿。但回头又想,陶家那妇人很是抠搜,闹上门多半也无功而返。
到时拿不到银子,还会让自家沦为笑话。
算了!
苗母其实并不是个豁达的人,之所以不闹,是她发现女儿现在生了一双点金手。
陶家人全家齐上阵,一年都赚不到女儿一个月的工钱。
吵吵闹闹丢了脸,拿到一点点银子,还不够费劲的呢。
“天明,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天明从喝面汤开始,到现在嘴巴一直没停过,哪里还吃得下?
楚云梨也吃饱了:“下午再说吧。”
她拿出了绣了一半的百子图,再过两天,这张图就能绣完。
接下来两日,楚云梨没出门,只是给了一把铜板让苗母买菜。
苗母不肯要,当时推迟不过,买菜回来又悄悄把铜板放进了楚云梨的绣花篮子里。
楚云梨看到那一堆铜板,心知这家不能住了。
夫妻俩总想着补贴女儿,一两天可以,时间长了,苗大嫂肯定要不高兴。
这一家子关系和睦,楚云梨并不愿意为了一点钱财闹得生疏,她绣好了百子图的第二天就进了城。
不光换到了银子,还跑去衙门立了个女户。
其实越是繁华富裕的地方,对于女子的约束也更小,立女户在其他地方算是个很稀奇的事,但在京城之中,这事并不少。
楚云梨成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户籍,还给天明改了名。
以后这世上没有陶天明,只有苗子途。楚云梨还打算把小名也改了,以后就叫宝哥。
拿到户籍,楚云梨又去找了中人,要在平安镇上买院子。
其他地方镇上的院子不太好卖,但平安镇不一样,这地方离京城很近,坐马车一刻钟就能进城。但平安镇和城里的院子价钱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