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按时足额领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88章一封信(第22页)
生活之艰,令人潸然,而地方少数干部,已生腐化享乐之苗头……
此情此景,令朝阳寝食难安,恍若回到当年目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之旧世。
治碱如治病,需断其根,根在于水。
究其根源,在于土地。
海潮倒灌,内涝成灾,地下水咸,蒸滞盐,乃成此“三大害”
。
若不从根本上治理,则苏北永无宁日,百姓永无富足可言。
此非一县一省之事,实乃关乎华东地区粮食安全、国家稳定之大局。
职与同志们反复勘察论证,决意启动“苏北治碱第一期工程”
。
其核心在于“治水”
,目标在于“拒咸蓄淡,引水洗盐”
。
计划开挖疏浚骨干河道,修筑海堤闸坝,引长江、洪泽湖之淡水,冲洗千年之积盐。
在此基础上,展水产,推行稻改,种植耐碱经济作物,力图将这片不毛之地,变为未来之“江北粮仓”
。
……然,蓝图虽绘,施行极艰……最大之困难,非技术,非人力,而在于‘粮’!
我省财政捉襟见肘,税粮在保障前线、城镇及必要储备后,已无余力支撑此等规模工程之民夫口粮。
此绝非汉东一省之困,实为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解决重大民生基础建设与当前国力薄弱矛盾之缩影。
……为此,我省已决意‘以煤换粮’,挖掘自身潜力,与兄弟省份协作,力图自力更生。
然初步估算,每年仍需北平在粮食或专项经费上,给予支持,方能弥补缺口,使工程得以启动并持续。
此非长久之计,却为点燃希望之火种。
长明鉴万里,朝阳深知国家初建,百废待兴,朝鲜前线仍需巨量投入,北平亦有难处。
然苏北治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若能成功,不仅可解数百万民之倒悬,更可为全国同类地区之治理,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此非为一地一隅之利,实关乎国家农业之全局与未来。
更为一场向自然宣战、为人民谋福之硬仗。
职已立下军令状,必当竭尽全力,带领苏北军民,奋战于此白地之上。
今冒昧恳请长,能在万忙之中,垂注苏北之困境。
若北平能在粮食调配、部分关键物资,如水泥、钢材及政策协调上,予以些许倾斜与支持,
则如旱苗得甘霖,必将极大鼓舞士气,加工程推进,早收成效。
朝阳,必不负长信任,不负人民期望,以战场杀敌之勇,投身于此建设之战,定要在这盐碱荒原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谨祝
长身体康健!
职陈朝阳敬上
一九五一年五月一日
数日后,关于汉东省苏北治碱工程的报告,被摆在了华东局主要领导的案头。
一次小范围但至关重要的会议随即召开。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位主要领导表情各异。
主持会议的华东局第二书记率先开口,他扬了扬手中的报告,语气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