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蔫巴豆角,指尖触到她掌心时吃了一惊——那温度堪比刚出锅的糖炒栗子,可手腕皮肤却凉津津的。诊室里的铜香炉正燃着沉香,青烟在\"脾胃论\"的匾额下盘旋,映得王秀莲舌面上的白腻苔像蒙了层浆糊。
\"从立秋到现在,喝了二十包凉茶了。\"王秀莲撩起裤腿,小腿肚按下去就是个深坑,\"西医说我水肿,可越喝凉的越乏,手脚越烫。\"她想起上周凌晨去进菜,蹲在菜窖里竟热得头晕,可掀开棉被又觉得冷。
\"《素问·调经论》讲'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岐大夫翻开案头的线装书,泛黄的纸页在\"升阳散火汤\"条目下画着红线,\"你这是劳倦伤脾,清气下陷,郁而化火。就像老黄牛拉磨太久,累得阳气都趴下起不来了。\"
他指着药方上的柴胡、升麻:\"这两味药就像放风筝的线,能把下陷的清气提起来。黄芪得用生的,量大到五钱,才能像千斤顶似的把脾胃托住。\"王秀莲盯着\"炙甘草\"三个字犯嘀咕:\"甜药也能去火?\"
\"《伤寒论》里的甘草泻心汤,就靠炙甘草调和寒热。\"岐大夫用戥子称着蜜炙的甘草,深褐色的药块散发着焦糖香,\"甘能补脾,就像给饿了三天的人喝碗小米粥,脾胃暖和了,郁火自然散了。\"他又叮嘱要配合艾灸足三里,\"这穴位是脾胃的'加油站',得天天用艾条温着。\"
回去的路上,王秀莲摸着怀里的药包犯愁。想起儿媳总说\"是药三分毒\",非要带她去做\"理疗\",结果烤电烤得手心更烫。路过中药房时,她看见药工正把晒干的黄芪扎成小把,黄澄澄的根茎像金条,突然想起祖母说的\"脾为后天之本\"。
喝药第三天,王秀莲半夜起夜时惊了一跳——原本发烫的手心竟有些发凉,脚却暖烘烘的。她赶紧摸出藏在枕头下的镜子,借着月光看舌苔,白腻苔竟退了大半。到第七天去复诊时,她特意称了称体重,竟轻了三斤,\"怪不得走路轻快了,原来都是湿气惹的祸!\"
岐大夫给她换了补中益气丸,\"丸药缓图,就像细水长流。\"他指着药方上的党参,\"这味药得选潞党参,补而不燥,最合你这虚中夹湿的体质。\"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王秀莲踩着满地银杏叶往菜场走,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连菜筐都比往常轻了许多。
三、霜降日的湿热劫
李响把第十罐冰可乐倒进垃圾桶时,手指被拉环割出了血。这个干了五年快递的小伙子,最近手心汗多得能滴出水来,送件时手机三次滑进积水里,脸上的痘痘更是此起彼伏,红得像熟透的山楂。西医说的\"脂溢性皮炎\"治了俩月,药膏越抹脸越油,手心却越来越烫。
\"小伙子这手,能拧出水来了。\"岐大夫用棉球擦去他指缝间的汗珠,只见那掌心通红发亮,纹路里积着层黏腻的油脂。诊室里的药碾子正碾着薏苡仁,淡青色的药粉飘过来,混着李响身上浓烈的火锅味。\"昨晚又吃麻辣香锅了吧?看你舌苔黄得像腌酸菜。\"
李响挠着后脑勺嘿嘿笑。作为\"夜宵党\"资深成员,他的日常是凌晨两点的烧烤配冰啤酒,白天靠可乐提神,最近为冲业绩更是连轴转,常常在电动车上啃冷包子。\"大夫,我这是不是上火?喝了好多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