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他顿了顿,又说,“如果服了药还不大便,就再来找我,可能得用承气汤了。”
“白虎汤?”年轻人有点疑惑,“这名字挺有意思的。”
“白虎属金,主秋气,有清热解暑的意思。”岐大夫解释道,“《黄帝内经》里说‘热者寒之’,这白虎汤就是专为阳明气分热盛设计的。不过你这病,热邪已经深入厥阴,虽用白虎,却要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免伤了胃气。”
年轻人将信将疑地走了。第二天下午,他又来了,这次脸上的潮红退了不少,手心也不那么凉了。“大夫,喝了药出了一身大汗,舒服多了!身上没那么热了,口也不干了。就是……还是没大便。”
岐大夫点点头:“热邪虽减,腑气未通。这次给你开小承气汤:大黄三钱,厚朴二钱,枳实二钱。煎服法记住,大黄后下,煮一两沸就行,别煮太烂,不然泻下力就弱了。”
年轻人走后,小栓问:“师父,为啥昨天不用承气汤,今天才用?”
“治病如用兵,要讲究时机。”岐大夫擦了擦手,“昨天热邪亢盛,先要用白虎汤清热保津,就像先用水浇灭熊熊大火。今天热势已减,就要用承气汤通腑泻热,像打扫战场一样,把残余的热邪和糟粕清理出去。这就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三天后,年轻人又来了,这次精神好了很多,手脚也暖和了。“大夫,谢谢您!大便通了,一身轻松,手脚也不凉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后一定注意,不熬夜了,也少吃辣的,多喝温水。”
“这就对了。”岐大夫笑了笑,“记住,身体是自己的,别等出了毛病才知道后悔。厥阴病虽然复杂,但只要辨清寒热,顺其性而治之,就能拨乱反正。”
第四章阴阳手的奥秘
傍晚时分,岐仁堂准备关门了。小栓在收拾药渣,岐大夫坐在窗前,看着夕阳把青石板路染成金色。
“师父,”小栓忍不住问,“这阵子看您治了三个厥阴病,各有各的治法,到底啥是厥阴病的关键啊?”
岐大夫放下手中的《伤寒论》,慢悠悠地说:“关键就在于‘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你看阿明,上热下寒,是水火不济,阴阳上下隔绝;老周,血虚寒凝,是气血不足,阴阳内外不通;那个程序员,热邪郁闭,是热结于里,阴阳不得透达。虽然表现不同,但本质都是阴阳失调。”
他顿了顿,继续说:“厥阴病就像一天的黎明前,是阴尽阳生的关键时刻。治好了,就能迎来阳气升发;治不好,就可能阴阳离决。所以《伤寒论》里厥阴篇多死证,就是这个道理。”
“那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白虎汤,这些方子怎么区分使用呢?”小栓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就要看‘厥热胜复’了。”岐大夫指着书上的批注,“厥就是手足冷,热就是发热。如果发热多于厥冷,说明阳气来复,病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厥冷多于发热,说明阴气胜,病情就危重了。阿明的吐蛔,老周的肢冷,程序员的身热,都是厥热胜复的不同表现。”
他站起身,走到药柜前,拿起一包乌梅:“你看这乌梅丸,酸收甘缓,寒热并用,既能安蛔,又能调和肝脾。肝属厥阴,主疏泄,乌梅丸就是调肝的方子。老周的当归四逆汤,重在养血通脉,因为‘肝藏血’,血通则阳达。程序员的白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