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160章 沉寒痼疾遇良医,峻药猛剂破坚冰

第160章 沉寒痼疾遇良医,峻药猛剂破坚冰(2 / 3)

p>冯建国听得入神,忘了腿疼:\"岐大夫,您说得太对了!之前有医生给我用过热药,吃完上火更厉害;用凉药吧,腿凉得更受不了。原来得寒热一起治啊!\"

\"正是这个道理。\"岐大夫点头,\"《金匮要略》里的乌头汤,专门治疗'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用制川乌、制草乌大辛大热,能穿透筋骨,驱散沉寒;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伤寒论》,黄芪补气,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疏通经络;再合大黄黄连泻心汤,用大黄、黄连清泻中焦郁热。这三个方子合用,正好针对您寒热错杂、气血痹阻的病机。\"

三、初试锋芒的斟酌

岐大夫提笔开方,边写边解释:\"制川乌、制草乌各15克,这两味药是祛寒的主力,但有毒性,必须先煎四个小时,直到药汁尝起来不麻才行,这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炮制方法。黄芪30克,补气固表,推动气血运行;桂枝30克,像阳光一样驱散经络里的寒气;白芍30克,养血柔筋,缓解痉挛疼痛。\"

\"鸡血藤、首乌藤各30克,这两味藤类药能通经活络,就像架起桥梁让气血通行;黄连30克、黄芩30克,清泻胃热;生大黄6克,单包后下,取其泻热通便而不伤正。\"岐大夫顿了顿,\"干姜9克,既能辅助乌头散寒,又能制约芩连的苦寒;肉苁蓉30克,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温补肾阳,防止过用苦寒损伤阳气;水蛭6克,破血逐瘀,打通瘀阻的脉络。\"

冯妻看着药方,眉头又皱起来:\"岐大夫,这川乌草乌有毒,用量会不会太大了?还有这水蛭,听着就吓人......\"

\"嫂子放心,\"岐大夫耐心解释,\"毒药之所以为毒,在于用之不当;良药之所以为良,在于配伍得宜。《神农本草经》说乌头'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只要炮制得当、煎煮得法,就能去毒存效。我让先煎四个小时,就是为了让乌头碱充分分解。水蛭虽是虫类药,但《本草经》记载它'主逐恶血瘀血',用量轻微,配伍在大队温药中,只取其活血通络之效,不会伤正。\"

他又叮嘱:\"这药每天一剂,川乌草乌一定要先煎,煎的时候加半碗蜂蜜,既能调味,又能解毒。煎好后分三次服,每次温服一小碗。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注意保暖。\"

冯建国夫妇将信将疑地拿着药方走了。岐大夫望着窗外渐深的夜色,喃喃自语:\"沉寒痼疾,非重剂不能拔其根啊......\"

四、层层递进的攻坚

一个月后,冯建国夫妇再次来到岐仁堂。这次冯建国能自己走路了,但眉头依然紧锁:\"岐大夫,吃了您的药,口干和胃脘堵闷好多了,大便也通畅了。可这腿还是疼,夜里还是睡不好,凉感只是稍微轻了一点。\"

岐大夫再诊脉象,沉细之象略有好转,但弦紧仍在。\"看来药证相符,但寒邪深伏,15克的川草乌力量还不够。\"他沉吟道,\"《内经》说'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温而行之'。既然药不瞑眩,厥疾不瘳,那就加大剂量。\"

他调整了处方:制川草乌各增至30克,黄芪、桂枝、白芍不变,去掉芩连,加干姜9克、炙甘草15克。\"之前用芩连是为了清中焦郁热,现在热象已减,当以温通为主。炙甘草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解乌头毒。

最新小说: 我在八零当后妈! SSS级狱中龙神,出狱后灭你满门! 我家的剑仙女友 七零纨绔是我爹,别人鸡娃我鸡爹 娇美人只想独美,沈总求她留个崽 咸鱼妃子太貌美,全员疯批抢破头 绑定破案系统炮灰女配成团宠 穿成反派后妈,我靠摆摊爆火了 问鼎巅峰 重生后,黑化反派的自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