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289章 陈老的“肿”脚:补出来的麻烦,泄下去的舒坦

第289章 陈老的“肿”脚:补出来的麻烦,泄下去的舒坦(1 / 3)

初夏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岐仁堂,把药柜上的铜环映得发亮。药铺里弥漫着一股苍术和茯苓混合的清香,岐大夫正坐在竹椅上,给老街坊李奶奶号脉。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轮椅轱辘碾过青石板的声响。

“岐大夫!岐大夫在吗?”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探进头来,额头上渗着汗,“我爸这脚肿得下不了地,您给看看吧!”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轮椅上坐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穿着丝绸唐装,左手搭在膝盖上,右手不停地摩挲着自己的右脚。那只脚肿得像个发面馒头,连布鞋都穿不上,脚踝处的皮肤被撑得发亮,一按一个坑。

“这不是陈老吗?”旁边抓药的老张头认了出来,“前阵子还在公园打太极呢,怎么弄成这样了?”

被称为“陈老”的老爷子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虚弱:“甭提了,三个月前开始脚疼,先是脚趾头,后来整个脚都肿了。找了好几个大夫,都说我气血不足,让我补补。结果越补越糟,现在疼得晚上睡不着觉,脚肿得连拖鞋都穿不上。”

陈老名叫陈建国,是市里退休的老干部,今年六十八,平日里最爱琢磨养生,家里的补品堆得比米缸还高。他儿子小陈在一旁补充道:“先是找了张大夫,说我爸血虚,开了当归、熟地,让炖羊肉汤喝。喝了一个月,脚肿得更厉害了。又找了李大夫,说是气虚,开了人参、黄芪,结果疼得更凶,夜里疼得直哼哼。”

岐大夫示意小陈把陈老推进里屋,让他把脚架在凳子上。只见那只脚又红又肿,脚趾缝里还渗着些黏糊糊的液体。岐大夫伸出手指,在陈老的脚踝处按了按,松开后,一个深深的凹陷半天没弹起来。

“疼的时候是哪种疼?”岐大夫一边号脉一边问,“是针扎似的疼,还是胀得慌?”

“说不清,”陈老皱着眉,“就觉得里面胀得厉害,像有无数只小虫子在爬,又胀又麻,还有点发烫。”

岐大夫又摸了摸陈老的脉,沉吟道:“左手脉软乎乎的,右手脉滑得像摸到了泥鳅,这可不是虚证啊。”

“不是虚证?”小陈愣了,“那为啥补了不管用,反而更重了?”

岐大夫笑了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黄帝内经》,翻到其中一页:“《素问》里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您这脚肿,不是气血不足,是湿气太重了。就像一块海绵吸饱了水,沉甸甸的,这时候你再往上面泼水(补气血),不就更重了吗?”

陈老皱着眉:“可我没怎么碰过凉水啊,怎么会湿气重呢?”

“湿气不一定是外面来的,”岐大夫解释道,“您想想,您是不是爱吃甜的、黏的?是不是不爱动,整天坐着?”

陈老儿媳妇在一旁搭话:“我爸最爱吃糯米糕,每天早上都要吃两块。还有,他退休后就不爱动,除了去公园打会儿太极,其余时间不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躺在床上看书。”

“这就对了,”岐大夫点点头,“糯米糕黏腻,最容易生湿。久坐不动,气血流通不畅,湿气就容易在体内堆积。您这脚肿,是湿气往下走,聚在脚脖子上了,中医叫‘湿痰流注下焦’。这可不是虚,是‘实’,是体内有多余的湿痰堵着了。”

小陈不解:“那为啥之前的大夫都说是虚呢?”

“这就是中医辨证的关键

最新小说: 完美世界之魔帝 后宫生存法则:我是富察不是白月光 你都被武校开除了,还能成战神? 封神榜:蚊道人 直播带娃:佛系奶爸天生叛逆 白月光死遁第三年,重生成暴君的弟媳 错把福星当炮灰?全家跪求我回头 美利坚:疾速追杀1924 退婚当天,我藏孕肚出逃了 傻子逆袭:我有莲花仙帝毕生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