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第384章 三伏天古稀翁中暑危殆,岐仁堂岐大夫冰药救急

第384章 三伏天古稀翁中暑危殆,岐仁堂岐大夫冰药救急(3 / 5)

趟超市,没在太阳下晒多久啊……”

“三伏天的暑气,最是霸道。”岐大夫解释道,“《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天阳气盛,暑气里夹着湿气,最容易伤人。老人家七十九了,年纪大了,体内的津液本就不足,脾胃也弱,抗邪的能力差——就算没长时间暴晒,只要受了暑邪,邪气得势,就容易发病。你看他的脉,洪大而实,一息能跳七八下,这是《难经》里说的‘热盛脉’,说明体内有实热,不是虚证;再看他,头面滚烫,手脚却冰凉,右边身子动不了,牙关紧闭,这是阴阳不相接的缘故——阳气往上浮,所以头热;阴气往下脱,所以脚凉;人体的阴阳不仅上下循环,左右也循环,左右的阴阳断了,就会半身不利,看着像中风,其实是中暑搅乱了气机。”

周建军听得似懂非懂,但心里大概明白了——父亲的病比想象中复杂,好在岐大夫看明白了症结。他赶紧把社区医院开的方子递过去:“岐大夫,您看这个方子,社区医院给用了理中丸,还挂了水,可一点用都没有……”

岐大夫接过方子,看了一眼,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些惋惜:“之前的医生没辨清寒热,用药反了。理中丸是温阳健脾的药,治的是脾胃虚寒证,比如吃了凉东西拉肚子、怕冷的那种。可老人家是暑热证,用温药,就是‘以火助热’,把暑热裹在体内,散不出去;挂的水大概是利尿的,老人家本来吐泻就耗了津液,再利尿,津液更虚,阴阳就更乱了——这不是治错了,是没辨对证啊。”

周建军心里一阵后怕,要是再在社区医院耽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他赶紧给岐大夫鞠了个躬:“岐大夫,您救救我爸!只要能治好我爸的病,多少钱我们都愿意花!”

“治病不是看钱,是看证。”岐大夫扶了他一把,“你别着急,老人家的病虽然急,但只要用药对了,就能缓解。”

说着,岐大夫站起身,走到药柜前。药柜是木质的,分了上百个小格子,每个格子上都贴着红色的标签,写着药名——“石膏”“甘草”“茯苓”“人参”……琳琅满目。他拿起戥子,开始抓药,一边抓,一边跟周建军和李娟解释:

“《温热条辨》里说‘暑温者,首用辛甘大寒’,老人家的病,得用辛甘大寒的药,把体内的暑热透出去,再把阴阳拉回来。我给你开甘露散,这里面有石膏和甘草——石膏是辛甘大寒的药,《神农本草经》里说它‘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能泄热,还能补气;甘草味甘,能调和药性,还能补脾胃,防止石膏的寒凉伤了脾胃。另外,我再加点白茯苓,《本草纲目》里说茯苓‘利小便,实大便,治呕逆’,能健脾利湿,帮着分理阴阳,让阳气能往下走,阴气能往上走,阴阳接上了,症状就能缓解。”

他把抓好的药放在纸上,包成一个小包袱,递给周建军:“这些药得碾成粉末,用冰水调服,一次服三钱,每隔一个时辰服一次。”

“冰水?”周建军愣了一下,“我爸这么虚,用冰水调药,会不会伤着他?”

岐大夫笑了笑,耐心解释:“《黄帝内经》里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这是治病的根本。老人家体内有实热,冰水能引药直达下焦,把上浮的阳气拉下来,和温。要是用温水,药的寒凉之力就弱了,透不了暑热,反而会让

最新小说: 离婚当晚,我转身成了妻女的守护神 错把福星当炮灰?全家跪求我回头 娱乐:做最渣的人,唱最深情的曲 娇美人只想独美,沈总求她留个崽 净身出户,情报系统助我成首富 后宫生存法则:我是富察不是白月光 我的航海 重生1981:从深山打猎开始崛起 重生后,黑化反派的自救计划 分手后,我成了富圈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