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38章 变法余响:六国眼里的「虎狼之秦」

第38章 变法余响:六国眼里的「虎狼之秦」(1 / 2)

上回书说到秦国变法把自个儿炼成了「战争机器」,可把东边六国吓得不轻。过去瞧秦国,就跟瞧个土老帽似的,谁能想到这土老帽揣着把快刀,见人就想比划两下。今儿咱就唠唠,当秦国开足马力往前冲的时候,六国是咋在旁边提心吊胆的。

一、六国的第一反应:先骂为敬

秦国刚变法那会,山东六国(崤山以东)就没正眼瞧过。魏惠王跟大臣们说:「西边那群老秦人,不过是给周天子养马的,如今鼓捣些歪门邪道,成不了气候。」这话传到秦国,商鞅听了直冷笑:「等他们明白过来,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等秦国打赢第一场仗,六国才慌了神。齐国的文人在竹简上写文章骂:「秦乃虎狼之国,无礼义廉耻,唯知杀人取利!」楚国的大夫更损,说秦国士兵是「头上长角、背上生鳞的怪物」。可骂归骂,背地里都偷偷派人去秦国,看新法到底咋回事。

二、合纵连横:六国的「抱团取暖」与「各怀鬼胎」

眼看秦国越来越横,六国里有明白人坐不住了。洛阳人苏秦(suq)到处游说:「六国土地加起来是秦国五倍,兵力是十倍,只要抱成团,秦国就不敢轻举妄动。」这叫「合纵」,从北到南串成一条线,把秦国堵在函谷关里头。

六国国君一听有道理,纷纷拍桌子:「干!」苏秦佩着六国相印,威风八面。可刚歃(shà)血为盟,楚国就偷偷跟秦国做生意;赵国转头抢了燕国的城池。就像五个穷亲戚合伙开店,账还没算清,就开始惦记分红了。

秦国这边也有能人,张仪(zhāngyi)站出来说:「六国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各怀鬼胎,咱只要逐个击破就行。」这叫「连横」,从西往东拉关系,谁听话就给好处。最绝的是,张仪跑到楚国骗楚怀王:「只要跟齐国断交,秦国送你六百里地。」等楚国真断了交,秦国只给了六里。

三、秦国的「阳谋」:拿利益砸出一条路

六国骂秦国「虎狼」,可秦国压根不跟你讲道理,直接拿真金白银砸。商鞅变法后,秦国定下规矩:凡是六国的流民来种地,头三年不交税;要是有能工巧匠来秦国,直接给房子给地。

有个魏国的铁匠跑到秦国,官府二话不说,赏了三亩地,还免了他爹的徭役。这铁匠感动得直掉眼泪:「在魏国,我爹要给贵族老爷白干十年活!」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六国的老百姓都往秦国跑,地荒了,兵源也少了。

更狠的是「以战养战」。秦国每次打完仗,抢来的粮食分给士兵,土地赏给功臣。有个将领打下韩国一座城,立马被封了侯爵,还分了五百户人家当仆人。您说这仗,秦国士兵能不卖命打吗?

四、文化冲突:秦国的「土」与六国的「雅」

除了打仗,秦国跟六国还有桩大矛盾——文化。六国讲究「礼乐诗书」,见面行礼要分十几种姿势,吃饭连碗碟怎么摆都有规矩。秦国呢?商鞅变法后,只认两样东西:锄头和戈矛。

有个齐国书生到秦国讲学,看见士兵吃完饭用袖子擦嘴,气得直跺脚:「此乃蛮夷之举!」结果士兵掏出刀来:「你再啰嗦,信不信砍了你的舌头换爵位?」

最有意思的是,六国贵族穿丝绸、佩玉器,秦国贵族却以「砍过几颗人头」为荣。有次两国会盟,秦国公子腰间挂着颗青铜铸造的「人头」

最新小说: 调剂失败,作死不如上进 开局奈克瑟斯我居然是诺亚本源? 致命游戏之我只是来磕糖哒 崩坏,镜流的王者大师兄 关于赛伊德来到提瓦特这件事 水默:少君太疯太无情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一辈子喂了狗,重生七零绝不回头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