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泰始开国(1 / 3)

一、晋王嗣位:从世子到天子的过渡

咸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马昭病逝于洛阳崇阳殿,时年五十五岁。临终前,他紧握长子司马炎的手,指了指案头一卷《礼记·禅让篇》,未及言明便溘然长逝。司马炎时年三十岁,早已以世子身份参与朝政,此刻身着重孝,在灵前接过晋王印绶,眼中却无半分悲戚——据《晋纪》载,其左右曾见他“抚剑观书,顾谓僚属曰:‘世受魏恩,然天命有归,不可辞也。’”

(一)扫清障碍:剪除曹氏残余

司马炎继位后,首先做的是稳固权力。他以“谋反”罪名诛杀魏帝曹奂的舅舅甄德、郭建,又将曹植之孙曹志(时任乐平太守)贬为庶人,理由是其“哭悼文王(司马昭)不哀”(《三国志·曹志传》)。民间流传一则轶事:司马炎曾在宫廷宴会上故意问曹志:“卿先祖(曹植)七步成诗,卿能几步?”曹志应声答:“陛下若容臣直言,一步足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司马炎闻言大笑,却在三日后将其免官。

(二)舆论造势:天命学说的构建

为制造代魏舆论,司马炎授意心腹散骑常侍羊祜、太傅郑冲等人,遍搜谶纬典籍。不久,《玄石图》中“牛继马后”的预言被翻出(注:此谶本指司马懿杀牛金,后民间附会为东晋“牛姓代晋”),又有术士进言:“曹魏属土德,晋当以金德王天下,金生水,故改元‘泰始’(‘泰’含‘水’意)。”(《宋书·符瑞志》)与此同时,洛阳西市出现“甘露降于铜驼”的奇闻,群臣趁机上表:“昔舜受尧禅,有甘露之应,今陛下德同上古,宜应天顺人。”

二、九锡之礼:禅代前的权力展演

(一)九锡的仪轨与象征

泰始元年(265年)十月,魏帝曹奂下旨,赐司马炎九锡之礼。“九锡”乃古代帝王赐予权臣的最高礼遇,其仪轨在《周礼》基础上历代增删,至魏晋已形成固定规制:

1.车马:金根车一乘,驾六马,附青盖车、华盖等仪仗(象征“顺天行地”);

2.衣服:衮冕之服(天子礼服),赤舄(xi,红色木底鞋)(象征“表正万邦”);

3.乐县(yuèxuán):定音铜钟十二架,佾(yi)舞八佾(天子乐舞规格)(象征“移风易俗”);

4.朱户:朱红大门(古代等级制度中,唯有天子可使用朱户);

5.纳陛:殿阶增设木陛(便于登殿,象征“广纳贤言”);

6.虎贲(bēn):虎贲卫士三百人(象征“折冲御侮”);

7.斧钺(yuè):黄金斧钺各一(专享征伐之权);

8.弓矢:彤弓一、彤矢百,玄弓十、玄矢千(象征“讨不庭”);

9.秬鬯(jug):黑黍酿造的香酒一卣(you,酒器),配玉圭(象征“恭事天地”)。

“九锡”之“锡”通“赐”,非现代“锡金属”。《礼记·王制》载:“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斧钺然后杀。”九锡实为将天子权力逐项分解赐予权臣。

(二)铜驼流泪的野史异闻

据《晋纪》载,九锡礼成之日,司马炎率群臣拜谒魏氏太庙。当仪仗行至庙前铜驼街时,道旁一对铜驼突然“目涌清泪,沾湿阶石”。随行的太史令当即跪倒:“铜驼,前

最新小说: 直播续命被狙击,榜一大哥火葬场 硬汉冷淡绝嗣?怎么她一胎又一胎 退婚三个童养夫,阴戾池爷宠我入骨 闪婚而已,别失控 跑路三年后,崽她爸成了顶头上司 暗宠成真,京圈太子他上了瘾 哑奴带崽改嫁,清冷权臣悔疯了 萌宝在末世抱大腿后,全家后悔了 小姑奶奶下山了,在桥洞底下摆摊算命 我是快穿大佬,有亿点点钱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