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钱,让他离开长安。李白知道自己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只好收拾行装,浪迹天涯。
四、忠奸难辨的权臣:玄宗身边的“阿翁”
高力士的形象,在正史和野史中呈现出复杂的两面。一方面,他确实权势熏天,连太子李亨都称他为“二兄”,公主驸马们称他为“阿翁”,文武百官更是争相巴结。他的母亲去世时,朝野上下争相吊唁,送葬的队伍从长安一直排到灞桥,堪称奇观(《旧唐书·高力士传》)。
但另一方面,他对唐玄宗的忠诚也是有目共睹。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蜀地,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要求处死杨贵妃。高力士深知形势危急,为了保全唐玄宗,他亲自勒死了杨贵妃,随后又护送唐玄宗安全抵达成都。《资治通鉴》记载:“上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
唐玄宗晚年被软禁在兴庆宫,高力士始终不离不弃。有一次,唐玄宗登上长庆楼,百姓们见到他,纷纷叩拜山呼“万岁”,这让当时的皇帝唐肃宗李亨很不高兴。高力士知道后,立刻劝谏唐玄宗:“陛下,如今人心已有所属,陛下不宜再轻易露面,以免引起误会。”(《新唐书·高力士传》)
五、骠骑大将军的日常生活:权宦的奢华与谨慎
高力士的日常生活,既奢华又谨慎。他在长安亲仁里建造了一座豪宅,其规模堪比王府,光是浴室里的浴缸,就用西域进贡的暖玉雕琢而成,冬天洗澡时,玉缸会自动散发热量。他还在宅中建造了一座“自雨亭”,利用水力驱动,让水从屋顶流下,形成人工降雨,夏日里凉爽宜人——这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堪称高科技(《云仙杂记》)。
但他又非常谨慎,从不轻易接受官员的贿赂。有一次,岭南节度使派使者给他送来一箱南海珍珠,他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还附了一封信:“吾为天子耳目,当以清廉为本,珍珠虽贵,非吾所需。”(《唐语林》)这种谨慎,或许是他能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他还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曾出资修建了长安城内最大的私人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经史子集,供文人学士查阅。他自己也勤奋好学,虽然出身宦官,却能诗能文,《全唐诗》中还收录了他的一首《感巫州荠菜》:“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诗中以荠菜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异乡,却不改本性的情怀。
六、晚年终老的凄凉:从权宦到孤臣
宝应元年,唐玄宗和唐肃宗相继去世,高力士得知消息后,面朝长安方向放声大哭,吐血而亡。《旧唐书·高力士传》记载:“力士见上皇遗诏,号恸仆地,曰:‘大行升遐,力士当从死。’遂呕血而卒。”他的忠诚,连当时的皇帝唐代宗李豫都为之感动,下旨将他陪葬在唐玄宗的泰陵旁边。
高力士的墓在2004年被考古学家发现,出土了一方墓志铭,上面刻着“公姓高氏,讳力士,渤海蓚人也”。墓志铭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其中特别提到了他“事上四十余年,未尝有过”,对他的忠诚给予了高度评价。
七、历史天平上的高力士:权宦还是忠臣?
高力士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一方面,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权宦,曾权倾朝野,干预朝政;另一方面,他对唐玄宗的忠诚又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