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33章 宣宗纳谏仿贞观

第33章 宣宗纳谏仿贞观(2 / 3)

上报,谁敢耽搁就砍头!\"

四、杖杀乐工的悔悟:铜镜里的帝王泪

大中五年,乐工罗程杀了人,按律要流放。他的师父进宫求情:\"罗程琵琶弹得特别好,陛下宴会上可少不了他!\"宣宗指了指殿柱上的太宗纳谏图:\"当年太宗杀了卢祖尚,朕杀个乐工,道理不是一样的?\"最后还是把罗程流放了。但事后,他对着铜镜自言自语:\"乐工虽然身份低微,可他的技艺无罪啊,朕这么做,恐怕要失民心。\"(《新唐书·宣宗纪》)

更难得的是他肯下\"罪己诏\"。大中七年,关中大旱,宣宗颁布诏书检讨自己:\"是朕治理无方,才招来旱灾。从今天起,朕不住正殿,减少饮食,百官都来给朕提提意见。\"这份诏书被收录在《全唐文》里,其中\"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八个字,和太宗贞观二年的罪己诏简直如出一辙。

五、大中之治的实绩:户口增倍的治世相

宣宗在位十三年,创造了\"大中之治\"的盛况。据《通典》记载,他刚登基时全国只有百万户,到他去世前已经涨到三百八十万户,几乎翻了两番。他整治漕运,疏通汴渠,让江淮的粮食能顺顺利利运到长安,《唐会要》称赞\"从江淮到渭桥,运粮的船只一艘接一艘,再也没闹过饥荒\"。

在吏治方面,他规定\"刺史没干满三年不准调任\",还亲自出题考县令,题目就叫\"问县令抚民之术\"。有个县令在答卷里写\"治理百姓就像弹琴,弦太紧会断,太松又弹不出声\",宣宗看了大喜,直接提拔他当刺史(《唐阙史》)。这套考核办法,颇有太宗\"三年考核政绩\"的遗风。

六、佛教政策的权衡:会昌灭佛的修正术

宣宗一即位,就下诏复兴佛教。据说他在武宗灭佛时,曾躲到五台山当和尚,《佛祖统纪》说他\"在五台山见到佛光,于是发愿复兴佛法\"。但他可不是盲目崇佛,而是规定\"每个州只能留一座寺庙,僧尼不能超过三十人\",既纠正了会昌灭佛的极端做法,又防止佛教势力过度膨胀。

《玉泉子》里记载了件趣事:宣宗去青龙寺上香,发现佛像前的供果被老鼠啃了,就对住持说:\"要是佛真有灵,就该赶走老鼠保护供果;要是没灵,摆供果又有什么用?\"住持当场尬住,从此寺庙里养猫捕鼠成了标配。这种务实的态度,和太宗\"以儒学为根本,佛道为辅助\"的政策思路完全一致。

七、历史长河中的小太宗:贞观遗风的复刻者

宣宗去世后,太常寺给他拟定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但民间更喜欢叫他\"小太宗\"。《旧唐书》评价他:\"宣宗即位后,一是让权贵收敛,二是让奸臣害怕,三是让宦官老实。所以刑罚公正,贤才得用,朝廷上下风清气正。\"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把太宗和宣宗做了对比:\"太宗敢杀李建成,宣宗敢贬李德裕,都够果断;但太宗能听魏徵的谏言,宣宗能容魏谟(o)的批评,都善于接纳忠臣。\"这个魏谟还是魏徵的五世孙,宣宗任命他当御史大夫时,曾说:\"你们家代代出敢说真话的人,朕得到你,就像太宗得到魏徵啊!\"(《唐语林》)

八、千年之后的宣宗陵:贞陵石刻的贞观魂

如今在陕西泾阳的贞陵,神道两

最新小说: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重生不嫁高门后,高冷权臣追疯了! 离开倒计时,顾总他破防了 八零,港城豪门来了个玄学小奶包 黑龙新传 贵妃软糯,牵动帝王心 供养全家不念恩,断亲你们哭什么 重生后,心机殿下被我娇养了 笼雀(fu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