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样?且看那画像:
长孙无忌羽扇纶巾,如诸葛在世;
尉迟恭持鞭按剑,若门神降凡;
李靖身披战袍,犹带沙场杀气;
房玄龄秉笔凝思,尽显宰相风度……
每幅画像皆栩栩如生。
在经济上,李世民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使“耕者有其田”;又疏通运河,设“常平仓”平抑粮价;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据《新唐书》记载,贞观年间“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商旅野宿焉”——此等景象,后世唯有开元可及。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重,召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至病榻前:“朕居位二十三年,得失几何?”褚遂良泣道:“陛下拨乱反正,功高万古,唯有征高句丽,稍损圣德。”李世民叹道:“朕年少从军,颇知兵事,然征高句丽,实乃一失。”说罢,取过魏征的遗折,上面写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不禁老泪纵横。
五月己巳,李世民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临终前,他握着太子李治的手:“汝当以仁治国,勿忘贞观之政。”消息传出,长安百姓罢市痛哭,连西域诸国使者都割耳流血,以表哀悼。下葬那日,灵车经过咸阳桥,数万百姓自发赶来,哭声震野,连草木都似含悲。
贞观之治,虽仅二十三年,却奠定了大唐三百年的基业。其纳谏之勇、法治之明、爱民之深、威服四夷之盛,皆为后世楷模。直至今日,提起“贞观”二字,犹令人想见那政通人和、万邦来朝的盛世气象。正是:
龙驭上宾已千年,贞观遗风代代传。
试看青史谁堪比?唯有唐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