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卿每日回家读何书?”
赵普老老实实答道:“臣只读《论语》而已。当年臣以半部《论语》助陛下定天下,如今欲以另外半部《论语》助陛下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便由此而来。虽然有些夸张,却也道出了赵普以儒家思想治国的理念。在他的辅佐下,赵匡胤推行“仁政”,减轻赋税,奖励农桑,澄清吏治,使得大宋王朝在建立之初,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日,赵匡胤微服私访,来到赵普家中。此时正值隆冬,天降大雪,赵普见皇帝冒雪前来,连忙将他请入内堂,生起炭火,又让夫人准备酒食。三人围坐在炉边,赵匡胤笑问:“爱卿可知,朕为何冒雪前来?”
赵普道:“陛下想必是为了太原之事。”
赵匡胤点点头:“正是。朕欲北伐北汉,爱卿以为如何?”
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留下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依附于辽国,盘踞在太原一带。
赵普沉吟道:“北汉据守太原,又有辽国为援,一时难以攻克。臣以为,陛下不如先取南方诸国,待平定江南,再回头收拾北汉,届时它孤立无援,可不战而克。”
这便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方略。赵匡胤闻言大喜,举杯道:“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来,我们共饮此杯,预祝一统天下!”
君臣二人在风雪中对饮,谋划着大宋王朝的统一大业。炉火熊熊,映照着两人意气风发的脸庞,也照亮了大宋王朝最初的蓝图。
杯酒释兵权,不仅解除了武将专权的隐患,更开创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先河。赵匡胤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兵不血刃地巩固了政权,为大宋三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基础。而他与赵普之间的君臣相得,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只是他或许未曾想到,自己为防止武将专权而制定的制度,在日后竟会成为大宋王朝积贫积弱的根源,这便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