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5章 大宋第一猛将狄青

第5章 大宋第一猛将狄青(2 / 2)

率军抵达宾州(今广西宾阳)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下令休整十日。侬智高探知消息,大笑道:“狄青徒有虚名,不过是个胆小鬼!”却不知这正是狄青的“缓兵之计”。正月十五元宵节,狄青大摆宴席,声称要与将士共度佳节。二更时分,他突然称病退席,实则亲率先锋军连夜奔袭昆仑关。

昆仑关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狄青身先士卒,率部摸黑攀崖而上,守军还在睡梦中便被斩杀。次日清晨,当侬智高得知昆仑关已失,慌忙调兵在归仁铺列阵。狄青指挥宋军分三路夹击,他手持白旗指挥骑兵从左右两翼迂回,大败叛军,追击五十余里,斩首数千。侬智高趁乱纵火而逃,其部下黄师宓(huángshii)等57名核心成员被斩杀,五百余人被俘。

战后,有人发现一具穿金龙衣的尸体,称是侬智高。狄青却严词拒绝:“怎知这不是一个骗局?我宁可说侬智高失踪,也不敢欺骗朝廷来贪求战功。”这种不贪功、重事实的态度,让他赢得了“不欺君”的美名。

侬智高之乱平定后,狄青被拜为枢密使,成为北宋开国以来首位由行伍出身的枢密使。此时的他达到了人生巅峰,却也陷入了文官集团的重重包围。

北宋自“杯酒释兵权”后,便奉行“崇文抑武”国策,武将地位远低于文官。狄青的崛起打破了这一平衡,自然招致猜忌。谏官们纷纷上疏,称其“家狗生角,屡有光怪”,甚至诬蔑他“收买军心,图谋不轨”。翰林学士欧阳修连上三道奏章,直言“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宋仁宗虽信任狄青,却也架不住朝野舆论,最终在嘉佑元年(1056年)将其罢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今河南淮阳)。

离京前,狄青质问宰相文彦博:“我何罪之有?”文彦博冷冷答道:“无他,朝廷疑尔。”这句话道破了北宋武将的悲哀——功高震主便是原罪。狄青被贬后,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派使者“抚问”一次,实则监视。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狄青“惊疑终日”,最终于嘉佑二年(1057年)因嘴上生毒疮郁郁而终,年仅49岁。

狄青死后,宋仁宗为其辍朝两日,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wuxiāng)。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将其画像迎入宫中,亲撰祭文,称其“起行伍而名震夷夏,深沈有智略”。

最新小说: 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 重生侍寝当日,说好的太子不近女色呢 离婚三天:我冷淡至极,他索吻成瘾 重生黑莲花,屠尽白眼狼满门 被刘邦驱赶后,我重建大秦 惊悚游戏:作为鬼怪的我被玩家追捧了 仙界第一,但捡了五个疯批 分手第五年,闻机长又在我心尖降落 穿越后碰到了老乡 捡个混球当奶爸,炸翻京圈做团宠!